据新华社北京电9月7日电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7日印发《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提出,互联网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应履行群组管理责任,即“谁建群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依据法律法规、用户协议和平台公约,规范群组网络行为和信息发布。
近年来,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微博、微信、QQ等社交平台已经成为人们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由此也建立了微信群、QQ群、微博群、贴吧群、陌陌群、支付宝群聊等一系列互联网群组,而且这些群也是五花八门,譬如:亲戚群、邻居群、同学群、战友群、同事群、球友群、商友群、驴友群、牌友群、骑友群、摄影群、笔友群、病友群等等。可以说,几乎每一个社会关系、每一个兴趣爱好、每一项活动、每一种工作都有群组。这样,网友们在交流、工作时方便了许多,有事情只要群里“呼”一下,便捷又快速,甚至很高效。
但是,在互联网群组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一些群组也存在传播扩散淫秽色情、暴力恐怖、谣言诈骗、传销赌博等违法违规信息的情况,更有极少数不法分子通过群组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给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构成很大隐患和现实危害。
之所以出现这种乱象,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部分群组管理者——群主职责缺失。群主,顾名思义就是一群之主,作为互联网群组的建立者,其本质和现实中各类活动的召集组织者一样,有维护群体内部秩序、引导成员遵纪守法等义务。然而,一些群主法制意识淡薄,只建群不管群,总以为“群务”乃小事,忽略群组管理与建设,当“甩手掌柜”,对群员放任自流。这样一来,个别有邪念的群员,便利用“宽松环境”干出“拉大旗作虎皮”、以群谋私的违法违规之事。
如今,《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明确了群主的管群责任,这就要求群主建群,不仅要有技术上的驾驭能力,更要有管理能力,而管理能力来自于责任心,有责任心的群主,才会对群里的一切动态秉承认真的态度,除了对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使用者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督促群组员遵章守纪,利于建立健康的群体系外,对每个群员信用体系建设也会大有裨益。 当然,仅靠群主一人可能忙不过来,可以设置他人为管理员,通过多人分工负责、设置限时发言功能等手段,加强管理,以防患于未然。
群主要真正履行好群组管理责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还需要网信部门对于群主通过培训、教育、管理、督促等措施,进行多方培养;同时,群员也要明白互联网群组不是法外之地,要强化互联网责任和素质,规范自身的网络言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文明互动、理性表达,维护网络的健康有序,为自己和他人留下一个干净美好的环境。这样,才会真正督促群主扛起责任,真正担起“谁建群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的责任意识,用行动带头依据法律法规、用户协议和平台公约,规范群组网络行为和信息发布,让群里风清气正,融洽和谐,让群组成为互联网时代聚集和释放正能量的网络新家园。
新闻推荐
随着行情的走高,重要股东的减持也在加快。据统计,6月和7月,两市重要股东减持的家数分别仅有46家和68家。但到了8月,这一数据增加到109家。而9月1日至10日,A股上市公司共有328笔重要股东减持公司股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