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肿瘤像树根一样连接语言功能区郭女士在医院成功接受了脑膜瘤手术,术后第二天,记者随主刀医生、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杨芳裕走进重症监护病房。获悉自己马上就可以从重症监护病房转到普通病房,郭女士欣喜万分。
郭女士脑部左侧伤口仍旧用纱布包裹着,头上的血液导引管还没撤下。面对专家的提问考核,郭女士很清晰地回答,很开心的样子。她说,现在头疼的症状已经缓解了,就是手术伤口还有些痛。
几天前,51岁的郭女士毫无原因突然头痛,说话语无伦次,总也记不住事情,还伴随有恶心、左手麻木、失眠等症状。经脑部CT检查,发现在她左脑语言区颅内浅层长出了一个脑膜瘤,竟有“鸡蛋”一般大小。必须进行开颅手术。
杨芳裕回顾手术说,这可不是“鸟巢掏蛋这么简单”。这个“鸡蛋”像树根一样连接着语言功能区,纵横交错,如果手术不够精细,伤到周围神经,患者的语言功能就会受损。
两个多小时的抽丝剥茧,“鸡蛋”被小心翼翼剥离出来,圆滚滚的,放在手术盘似乎还可以滚动。
这么大一个肉坨坨扎在大脑里,脑子里面有这么大的空间吗?杨芳裕解释,正常的脑组织肯定被挤压了,肿瘤压到哪里哪里就出问题,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头痛。
【治疗】脑膜瘤必须除掉治疗方法视位置而定一旦获悉“肿瘤像树根一样扎进了自己的大脑”,许多人就非常恐慌,以为脑袋要被打开才能取出肿瘤。
杨芳裕告诉记者,脑膜瘤治疗方式分两种,一种开颅手术,另一种利用伽马刀进行放射治疗。有的患者需要先进行介入手术,将肿瘤栓塞,不让血液在肿瘤内流通,之后再选择通过伽马刀进行放射治疗或是进行开颅手术。
前不久,一名40多岁的女子被查出有1厘米大的脑膜瘤,“淘气”的脑膜瘤“藏”在颅底。虽然小,却压迫三叉神经,让病人疼痛不已。在医生的建议下,这名女子进行伽马刀放射治疗,顺利“杀死”了脑膜瘤。
60岁的林女士发现额头左侧总是在隐隐作痛,CT检查没有发现异常,但疼痛始终没有停止,一年后,林女士再次进行CT 检查,这一次在她的头部左侧发现了一个围棋般大小的脑膜瘤,但占位特殊,经过开颅手术切除。
杨芳裕说,脑膜瘤虽然大部分是良性的,但有的会慢慢增大;有的脑膜瘤虽然小,但占位及对周边“邻居”影响很大,甚至会将正常血管“包裹住”,因此脑膜瘤必须除掉,至于除掉的方式则需要评估。
【提醒】局部头痛持续加重最好做CT排查原因目前,脑膜瘤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极易被一些头痛、失眠的反应忽略,早发现早治疗有利于预后。
在脑瘤中,常见的有胶质瘤、脑膜瘤和脑垂体瘤,在医院神经外科,杨芳裕这个月就做了5例脑膜瘤手术。有的是头部意外受伤检查CT发现,有的是因为头痛查CT发现的,所幸发现得及时,肿瘤体积都不大。因脑膜瘤生长速度缓慢,所以患者都不容易察觉。杨芳裕提醒患者,局部出现头痛持续加重的症状,最好接受头部CT检查,排查头痛的原因。
【小贴士】脑膜瘤易被忽略的信号脑膜瘤有些容易被忽略的信号,比如,突然失眠、无原因出现干咳、面部麻木、走路不稳、恶心呕吐、视力下降等,这些都是因为脑膜瘤挤压脑部后,患者容易出现的症状。特别是更年期女性遇到这类信号,更要当心脑膜瘤的警报。
脑膜瘤细胞雌性激素受体较多,易受雌性激素变化影响,因此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链接】
脑膜瘤引起的失眠吃安眠药没有效果央视导演郎昆曾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接受脑膜瘤手术。据医院神经外科医师介绍,郎昆来医院时严重失眠,每晚只能睡两三个小时,医院检查后确认了病变所在。
失眠不是稀罕事,脑膜瘤引起的失眠和普通失眠有何区别?医生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
脑膜瘤引起的失眠最大特点是睡眠时间短且无法改善。郎昆失眠严重时每晚只能睡两三个小时,各种助眠方法都无法改善。这样的情况就要考虑器质性病变的因素。
一般失眠常是心理导致的,可通过药物来控制。但脑膜瘤引起的失眠,通常吃安眠药没有效果。
另外,脑膜瘤引起的失眠来得很突然。郎昆以前的睡眠都不错,但确诊前两个月左右突然出现了失眠,而且很严重。
【延伸】
偏头痛为何更偏爱女性首先,女性在月经期间,体内雌激素含量猛增,能刺激机体产生一种叫“血清基”的神经化学物质,这种物质有选择地兴奋大脑某个区域,并影响那里的血液循环,导致情绪激动,烦躁不安,睡眠不好,从而引起偏头痛。
其次,偏头痛时还有一个“帮凶”在一旁“推波助澜”。在排卵期或月经前后,血液中的前列腺素会大量释放。前列腺素是一个“帮凶”,它有扩张血管、松弛平滑肌的作用,使血管收缩、舒张功能紊乱,也是引起偏头痛的原因之一。
最后,血液中的安多啡是个“失职”者,由于血清基的不良影响,使安多啡分泌减少,而安多啡有镇痛、镇静和安定情绪的作用。因此,科学家戏称偏头痛为“月经性偏头痛”。
新闻推荐
脑洞大开的事!要想请假得先会画漫画 浙江理工大的手绘请假条火了
因参加姐姐婚礼的学生所绘的漫画请假条浙江理工大学有一位人称“舅舅”的顾红建老师,他让学生用手绘的方式写请假条。本来是无趣死板的流程,自从这位老师突发奇想后,请假条变成了有意思的漫画、素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