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女生正在“诚信坊”前,准备购买东西
4年前,在右江民族医学院有这么一个“实验”——一个大学生的诚信实验,说的是该校一名大学生在校园一角摆一个摊位,上面有一些学习文具等用品。该摊位无人收钱,全凭顾客自觉付款,名字叫“诚信坊”,本报曾多次报道。
如今,创办者已经毕业,该“诚信坊”是否还在运营?运营的情况有什么变化?在该校开学后,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9月13日中午,记者走进该校几年前创办“诚信坊”的地方,赫然看见“右医诚信坊”依然还在那里。由于恰逢学生们放学,有几名学生在那里认真挑选文具。在“诚信坊”货架上,摆满了一些学习用具以及部分生活用品。
“我觉得上面的物品可以更加丰富一点,比如笔芯、笔的式样可以多一些,这样大家的选择就多一些。”一名女生说,因为就在校园内,大家有时候为了省时间,就直接在这里买了。“我觉得可以多开一些这样的店铺,既方便同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考验同学们的诚信。”另一名学生表示。
记者还注意到,“诚信坊”之前只有支付现金或者记账的方式,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管理者还在摊位上放着二维码,学生们购买物品可以用支付宝、微信进行支付,这既方便了同学们也方便管理者管理。
采访时,恰巧遇到了“诚信坊”的管理员2015级的陆保先同学。他说,自己大二的时候就开始当管理员,当初能被选上是有人找到舍友,而舍友就推荐自己来管理。
“现在我们有五个人在管理这个‘诚信坊\’,可我们都快要毕业了,正在招新的管理者,管理者要求人品可靠,诚实守信,还要通过团队的考察才会被选上,虽然‘诚信坊\’一天的利润很少,可是我们会把这个‘诚信坊\’办下去。”陆保先说。
记者还联系上了该校宣传部一名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表示,“诚信坊”是学生们自己创办的,管理也是自己管理。当然,学校也很支持这样的行为,希望这个“诚信坊”把诚信一直传承下去。
新闻推荐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家庭与事业的重担常常压得人喘不过气,但他们从不叫苦叫累,有病了挺着,困了饿了也要加班加点,默默承受苦闷与委屈,扛下多重压力的后果是健康出了大问题。所以,人到中年要做好以下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