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青依)近日,市民张女士致电本报新闻热线26656119,反映有一个149开头的电话,自称是医保局的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以张女士医保卡出现问题为由,索要其姓名、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当张女士表现出怀疑,试图多问几句时,对方匆忙挂断了电话。
“真是我医保卡出了问题,还是有骗子打来的电话?”张女士有些担心。就此,记者采访了市医保局有关人员。
市医保局办公室主任张平作出了详细解释:“全市医保局并没有149开头的电话。另外,如果真的是医保局打出的电话,我们不可能连对方的信息都不知道。”
据了解,近年来,不法分子利用“医保卡异常”“社保补助金领取”等借口进行电信诈骗的案例越来越多。甚至还有不法分子利用伪基站冒充12333公众服务号进行诈骗。
“社保部门是绝对不会以电话和短信方式要求市民提供身份证、银行账号、银行密码等个人信息的。”张平说:“如果真的有需要市民办理的业务,社保部门都会通知市民前往社保经办窗口办理。”
张平提醒,市民若接到可疑电话,一定要进行核实,切勿上当受骗。一般可通过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一咨询热线12333进行查询,也可到所在辖区的社保经办窗口进行咨询。即使是来自官方的电话、短信,若内容有异常,也一定要向有关部门进行核对,不要轻易透露个人信息。
新闻推荐
编者按:9月16日将迎来全国科普日,我们整理了今年以来广为流传于朋友圈中的健康谣言,希望帮朋友们理性辨别真伪,让科普比谣言跑得更快,传得更广。▋综合人民网、广州日报、中国医药报、科技日报等谣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