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投币老太”免于处罚是“法不责老”?

来源:泰安日报 2017-07-04 10:32   https://www.yybnet.net/

□张倩/文 石帆/图

近日,“八旬老太向发动机扔硬币许愿”事件在网上持续发酵,之后,警方认定行为人邱某属“扰乱单位秩序”,但“考虑到邱某已经80岁了,且没有故意破坏的主观愿望,对其不予处理”。(新华网)

警方“不予处理”的决定,再次引发网友热议,“法不责老”质疑纷纷。有人认为,这是“情大于法”;有人认为,犯法违规成本那么低,难怪现在的老年人那么“嚣张”……“不予处理”是不是对投币老太“法外施恩”?会不会成为不良的示范?

“投币老太”引发舆情风波,背后是网络负面情绪的积累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此次舆论对“投币老太”不依不饶,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投币老太”确实做了非常危险的事,正如网友所说,“如果不是该行为被及时发现,轻则发动机受损,重则机毁人亡”。实际上,老人的行为确实危害了公共秩序:工作人员经过5个多小时才将9枚硬币全部取出来,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航班延误4小时以上,耽误了所有乘客的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老人因为年龄被免去处罚,让人在情理上难以接受。

另一方面,个别老人一些无规则的行为,让“老人变坏”抑或“坏人变老”的舆论情绪不断积累,此时登上“坏老人”排行榜的“投币老太”不受处罚,很大程度上成了部分人情绪宣泄的出口。

广场舞大妈暴打篮球小伙;老汉在公交车上试图猥亵10岁小女孩;老人跳河,民警施救,老人反对民警勒脖……近期,在涉老热点舆情中,老年人被一些网民认为是“倚老卖老”的角色,为网民所排斥。甚至“老人变坏了”、“坏人变老了”等标签化的刻板印象,已深入到部分网友心中,使老人在舆论场中的处境常常被戾气裹挟。在网上负面情绪不断累积之时,“投币老太”此时出现,难以被大家宽容。

“不予处罚”合乎法律规定,并非是“法不责老”

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70周岁以上的(老人),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投币老太”符合此规定,其违法行为适用于治安管理处罚法,尚不够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处罚手段包括警告、罚款和行政拘留等。在治安管理处罚范围内,警方认为其违法严重程度,达到了行政拘留这种“人身罚”的程度,从适用法律角度看,并没什么错误。因此,上海警方给予其行政拘留的处罚,但不予执行,合乎法律规定。

再说了,“投币老太”显然不是故意投币逼停飞机,因为她自己就在飞机上,故意制造空难的可能性并不大,而且一个到处想着“祈福”的老太太应该也不会去恶意地破坏飞机。因此,老太太主观上也非故意违法。老太太投币许愿应该只是无知及迷信思维在作祟,和“老人变坏”抑或“坏人变老”不一样。

至于“法不责老”的说法,也有失偏颇。立法对于老年人违法的“宽宥”,只是在处罚上的“宽宥”,在裁量与定性阶段与其他人并无区别。

对老人处罚“宽宥”,这是尊老爱老传统美德在法律上的反映。历史上,诸朝历代都制定了老年人违法犯罪的特殊规定“恤刑”,同时也符合刑罚轻缓化这一国际惯例。国际上,很多国家对老年人的违法犯罪做出了减轻处罚和停止刑罚的要求。

从实践中看,大部分老年人违法行为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再加上老年人年老体弱、独立生活能力较差,让他们在拘留所改造,成本高且容易使其产生绝望和自杀情绪,因此对于老年人一些社会危害性不大的违法行为,进行了“特殊对待”。当然这只是对于一般的违法犯罪,如果触犯刑法则另当别论。因此,对“投币老太”不予处理于法有据,既不是“法外开恩”,更不是“法不责老”。

个别老人规则意识欠缺,需用历史眼光包容

当前“老人变坏”抑或“坏人变老”等论调出现,确实与少数老人规则意识差有关,但“坏老人”声音出现,与老年人不会上网,在网络舆论中缺席也有关系。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以10岁—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网民的73.7%,而60岁以上、总人口超2亿的老年人仅占网民总数的3.9%。

在网络舆论场中缺席,造成老年人无法利用网络为自己发声和正名,也让一些年轻网民缺乏全面了解老年人的有效渠道。在事件传播过程中,当事老年人的声音往往非常微弱,甚至在部分媒体报道中几近于无。这样“一边倒”的传播,自然引来更多对老年人群体的非理性批评与谴责。

其实,老年人正能量并不少。老人被电动车撞倒时,“谎称”有医保放走骑车人;九旬老人靠拾荒,17年里资助近百名学生;为高考让路,5000名大妈停跳广场舞……然而,由于在网络舆论场的缺席,加上个别媒体通过“坏”、“老”这样具有倾向性标签的误导,增加了公众对老年人群体的厌恶情绪。

不能否认,当前少数老年人的规则、法制意识确实不高,然而,由于很多老年人年轻时没有条件接受好的教育,文化水平较低,法制意识淡薄,规则意识自然也不会太高。除了少数老年人自身规则意识欠缺,社会也忽视了对老年人的法制教育,我们的普法教育往往侧重青少年,老年人特别是偏远农村的老年人更是普法的盲区,再加上网友提到的,很多老年人生活的年代规则意识并不强,种种原因造成了部分老年人的规则意识欠缺。对此,我们应该理性看待,不能轻易以“坏”对老年人下结论。

人民网:老年人年轻时,正是几十年政治运动风起云涌的年代,正常秩序一度受到破坏,因而个别老人的规则意识有所欠缺,需我们用历史的眼光去包容和理解,并作出积极的引导。

《中国青年报》:从资源分配来看,老人的所得未必和他们的群体数量相匹配,在网络的公共空间中,老年人同样处于弱势,在两重公共空间的话语权都严重失衡之下,“坏人变老”的说法越来越流行,这是极其不公平的。

大众网:个别老人为老不尊的现象确实是存在的,但不能将这种极端个案夸大成普遍现象。

新闻推荐

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安全整治正在进行选暑假培训班教体局有温馨提示

晨报讯(记者李菲菲通讯员魏方彬)为集中检查整治学校(幼儿园、民办教育培训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一步建立完善学校及幼儿园、民办教育培训班的安全综合管理长效机制,自6月26日起至7月14日,教体局联合...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投币老太”免于处罚是“法不责老”?)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