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趣说“避讳”

来源:大江晚报 2017-06-14 04:00   https://www.yybnet.net/

“子不言父名,徒不言师讳”,这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以示我们对父亲对老师的尊重。

在古代,对长辈不能直呼其名,对君王对尊者也要避讳。大家知道为避秦始皇嬴政的讳,把农历正月改为“端月”,或改正字的读音为平声。还有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讲的故事,有一个州官叫田登,为避他的“登”字,正月十五放灯夜,通告上一律写成“本州依例,放火三日”,这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来历。为避讳,司马迁写的《史记》,像是错别字连篇,因其父名曰“谈”,所以凡是“谈”字,一律改成了“同”,“赵谈”成了“赵同”,“李谈”成了“李同”。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这些也为我们后人研究考证古籍,提供了一些依据。

当然,也有为避讳而闹笑话的。南宋有个钱良臣,聪明的儿子为避他的讳,每在经史上见到“良臣”二字,一律改成“爹爹”。有一次读《孟子》“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他竟读成了“今之所谓爹爹,古之所谓民贼也”。成了千古笑柄。

对于帝王的讳,那更是高压线,能找字避掉的一律找字避掉,不能找字避掉的,写成缺胳膊少腿的错字,也要避掉。不然就是大逆不道,轻者免职流放,重则祸灭九族。清代吕留良触犯讳禁,死49年后,又被开棺戮尸,并且其子孙、亲戚、弟子广受牵连,无一幸免。

《礼记·内则》云:“凡名字,不以日月,不以国。不以隐疾,大夫士之子,不敢与世子同名。”这是避讳的理论根据。所以,我国历朝历代,对于名字的避讳,特别是对于长辈名字的避讳,还是得到老百姓认知认可的。大家都熟悉的戏剧《打金枝》,唐朝驸马爷郭暧打妻子升平公主的原因,就是升平公主在吵架时直呼了郭暧父亲郭子仪的名讳。这在那时是大逆不道的。所以郭暧才冒着杀头甚至灭族的危险教训了升平公主。如果我们对长辈对尊者不称“爷爷”“爸爸”“老师”,而是直呼其名,那将成何体统啊。

□ 孙灿金 

新闻推荐

谎称亲戚当教授能帮入学 冒充军人谎称能办入学手续 “高招”骗局专骗考生家长 案例1 谎称亲戚在名校当教授

李某在朋友交往中得知,高某的独子即将参加高考,遂告知对方,其舅舅在北京一知名高校任教授,有门路帮孩子上这所大学,只要肯花钱就行。高某孩子的高考成绩出来后,分数只能上三类本科院校。心有不甘的高某...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深意中微凉的爱2017-06-13 17:46
评论:(趣说“避讳”)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