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今日快评“误捐门”倒逼公益运作精细化

来源:皖江晚报 2017-06-08 16:22   https://www.yybnet.net/

近日,有媒体报道,江苏宿迁的刘先生到朋友家玩,朋友8岁的孩子闹着要玩游戏,刘先生便把手机给了孩子,结果孩子却点开了微信钱包里的公益选项,将刘先生卡上的1.7万元捐出,而捐款过程中,平台并没有要求输入支付密码或验证码。6月4日,扶贫基金会回应称,捐款已在6月2日退回并得到了刘先生确认。腾讯方面称将尽快优化相关设置。

从法律角度讲,捐赠合法有效的前提是捐赠主体具备独立的民事行为能力,此番事件中8岁孩童是未成年人,其行为不受捐赠契约保护,监护人有权要求退回捐赠。而从伦理角度看,公益捐赠是捐赠者自愿的行为,捐赠动机、金额等,应是捐赠者真实的意愿。

误捐在现实中的确存在发生的可能,包括捐赠者的误操作,如转账输错了金额、孩子玩游戏点错了应用程序等,甚至包括账户被盗“被捐款”以及喝酒后的冲动捐赠。这些反映在结果上,即是捐赠行为人对捐赠行为与意愿的不认可,进而引发“退捐”争议,甚至升级为“毁捐”。

真正的难题是实务中很难判别捐赠行为本身的合法性与意愿的真实性。从常识上讲,新闻中的刘先生作为自然人,向扶贫基金会捐赠1.7万元,为账户内所有余额,不符合捐赠的正常逻辑,可推定是孩子所为,但真正要拿出孩子操作捐赠的证据则很难。如果公益组织只从捐赠行为的合法性出发,令“误捐”受损人承担举证责任,不仅举证很可能无法实现,而且会损害到公益事业的社会公信。

公益捐赠并不是“一锤子买卖”,捐赠者的公益爱心与权利应得到充分尊重。堵上“误捐门”,一方面需强化捐赠过程中的提示和保护义务,最大限度堵塞漏洞,减少捐赠误操作的可能,如捐赠平台改进捐赠措施,设置支付提示信息、支付密码验证限制和单笔捐款额度限制等;另一方面则需完善规则,设计相应的“容错”制度。如允许有限度的捐赠“后悔权”,即网络捐赠超过了一定的额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可向平台申请“退捐”。用规则约定来规避“误捐”争议,既有利于简化程序,更有利于营造公益捐赠理解、包容、尊重的社会氛围,切实呵护社会爱心善意。

,公益组织与公益平台理应恪守公益的基本伦理,站在维护捐赠者权利的角度,细化、优化捐赠规则,实现捐赠者捐赠“零困扰”,这也是社会公益不断发育成熟的题中之义。

□木须虫

新闻推荐

新城街道5月拆除75户

本报讯6月7日,记者从高新区新城街办了解到,整个5月份,街道上下充分发扬河北张庄棚改拆迁精神,以4月份“拆迁清表提速月”的劲头,大干五月、苦干五月,各项重点工作均取得重大突破。5月...

相关新闻:
非法集资的新花招2017-06-08 14:22
猜你喜欢:
老人的话2017-06-08 11:53
那年高考 顾正龙2017-06-08 11:41
评论:(今日快评“误捐门”倒逼公益运作精细化)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