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吴左琼
和谐交通、文明通行的确需要全社会共同创造和维护,个人也好,集体也好,都有义务和责任参与其中。其实,对交通违法行为抄告单位或是通过媒体曝光已不是新鲜事,通过单位管员工,施加压力,以点制面,或能事半功倍。但一味将约谈单位、挂钩创建文明单位考核作为构建文明交通的杀手锏,交通管理部门难免有管理缺位的嫌疑。
不论是让违规者“戴绿帽”,还是开设“红灯记”栏目专门曝光违法,甚至是将交通违法信息抄告单位,这些尝试的初衷都是希望城市道路更井然有序,和谐交通更深入人心。但现实告诉我们,员工交通违法约谈单位,并非治理交通的灵药,毕竟单位对于个人行为的约束能力是有限的,而且将交通违法行为挂钩文明单位考核,制度本身缺乏量化标准,缺乏说服力。
交通管理与其盯着各个单位,不如从交管工作自身的完善做起。首先,要加快智能交通建设,用“探头站岗、鼠标巡逻”弥补警力不足等现实问题;其次,对行人违反交规的除了当场处罚,也可以将处罚记录记入个人信用档案中,与其日后的考取驾照等行为挂钩,增加违法成本;除此之外,和谐交通还需要诸如合理优化信号灯设置,增加非机动车专用道等更多细节的考量。
总之,教育和处罚相结合,才能让交通参与者形成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的自觉,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这些逾法存在的交通违法现象。简言之,“管理交通靠单位”只可借助不可迷信和过度依赖,更不能降低交管部门自身的责任和义务。
新闻推荐
据中新社北京5月4日电(记者王曦)近日,一段号称“中国综合格斗MMA第一人”徐晓冬“20秒KO雷公太极创始人雷雷”的视频在网络上发酵。随后,徐晓冬声称要做中国武术“打假人”,并先后“约战”邹市明、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