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发在巡查水渠途中,身旁就是悬崖(3月24日摄)。
黄大发在巡查水渠时眺望远方(3月24日摄)。
一个当时年仅20多岁的农村大队长,带着数百个村民,钢钎凿、风钻敲,前后历经30余年,在峭壁悬崖间挖出一条10公里的“天渠”。
潺潺渠水,润泽了当地1200多人,使曾经闭塞的贫困村面貌一新。
当地人管它叫 “大发渠”。村民们以最朴实而又最隆重的口头命名方式,感谢他们的带头人——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老支书黄大发。
“一定要想法通上水”
黔北深处,多为喀斯特地质。
黄大发居住的地方以前叫草王坝,海拔1250米,山高岩陡,雨水落地,就顺着空洞和石头缝流走,根本留不下来。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村里人去最近的水源地挑水,必须来回走两个小时,争水打架的事情时有发生,连“牛脚窝水”村民都要收集起来。
村民用水,第一遍淘米洗菜,第二遍洗脸洗脚,第三遍喂猪喂牛。县里的干部来草王坝考察,村民递过来的水杯里,满是浑黄。
没有水,别说发展产业,村民连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一些家庭吃盐都需要赊账。
对于贫穷,黄大发比别人有着更深刻的体会。几岁时,母亲就去世;父亲抽大烟,败光了家中房屋和田地后撒手人寰。13岁,黄大发便成了孤儿,滚草窝,吃百家饭长大。
对于摆脱贫困,他有着比别人更强的决心。
“穷就穷在水上,一定要想法通上水,让大家吃上米饭。”1958年当选草王坝大队大队长那年,黄大发下了决心。
草王坝村几面大山的背后是螺丝水河。上世纪60年代开始,由当地公社牵头,草王坝大队、健康大队、胜利大队共同开建“红旗大沟”,想引来这稳定的水源。黄大发任指挥长。但是,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用黄泥巴敷成的渠壁难经风雨,水渠修修补补十几年,没法再用,在上世纪70年代被废弃。
但是,黄大发没有放弃。
1976年,遵义县水电局干部黄著文来到草王坝,住在黄大发家里。“小个子、有干劲,满手的茧握手扎着疼。”这是黄大发给黄著文的最初印象。彻夜长谈中,黄大发再次表明了修渠的决心。
再次见到黄大发,是1990年腊月,那天下着大雪,已经成为遵义县水电局副局长的黄著文晚上回家,看到了来访的黄大发。“10多年了,但一眼还是认出了他。他穿着破解放鞋,没有袜子,脚趾露在外,一身单衣冻得发抖。”
黄大发的挎包里,装着一份沉甸甸的修渠申请。
“我走了两天到县里,就是要找你。我要修螺丝河工程,想请你帮助立项。”“我是村支书,有责任修通水渠,解决村里人畜饮水,不然贫困老是改变不了。”“我要实现通水愿望,这一次,拼了命也要干。”……
“修不通,我拿命来换”
水渠工程立项了,摆在黄大发面前的第一道难关就是凑钱。
按照当时的政策,修建这样的工程,国家补助材料、匹配一定资金,村民要投工投劳,须自筹部分资金。算下来,全村900多人,要凑1.3万元。
当年,村民的年人均纯收入仅为80元。
黄大发召开村民大会,提出了每家每户凑钱的要求。作为村支书,他率先拿出了100元。
修建水渠的热情被再次点燃。当晚,有的村民就外出借钱了。第二天一大早,出村小路上满是赶着牲口,背着鸡蛋、黄豆、蜂蜜的村民,他们要到附近集市卖了换钱。第三天,1.3万元凑齐。遵义县水电局领导感动地说:这不是工程款,是草王坝群众的心!
1992年正月初三,大雪天,开工了。
黄大发扛着钢钎,带着几百人的队伍往山上进发。
“干部干,群众看。”黄大发说。从材料运输到实地施工,年近6旬的黄大发总是冲在最前面。放炮需要的炸材,是他来回步行36公里到乡镇背回来的。筑渠需要的水泥,也是他亲自到县城“押运”回来的。有一次运水泥车行至半路突遇暴雨陷入泥潭,黄大发担心水泥被偷,硬是在水泥包上睡了一夜。
修建水渠要经过3座大山、大小9个悬崖、10多处峻岭,大土湾岩、擦耳岩和灰洞岩最为险要,要从悬崖峭壁上打出半幅隧道才能通过。
在修擦耳岩段时,一处倒悬的崖壁无法测量,专业施工人员都不敢下去。黄大发二话不说,把麻绳系在自己身上,让人拉着吊下悬崖,像半空中飘飞的鹰……
有几次,黄大发几乎与死神擦肩而过。在修一个隧道时,炮响之后黄大发第一个进洞打钢钎。钢钎拔出来才发现,上面的黄泥赫然粘着一根未引爆的雷管;刚开始,装药炸山,由于缺乏经验,黄大发还没走出“雷区”,村民就开始放炮,黄大发情急之下趴在地上,用背篼罩头躲过危险……
从开工修建主渠,到所有支渠完成,总共花了约3年时间。
如今,参与修渠的村民回忆当年的场景仍激动不已。72岁的徐开诚说,每天6点刚过,200多名村民背着钢钎、二锤,带着苞谷干粮出发,下午6点放工回家。水泥和沙都要靠人背马驮。冬天,是农闲挖渠的好时节,大家刨开积雪,一寸一寸凿,一尺一尺敲。中午,大家围在一起,找几把干柴点燃取暖,烤土豆当午饭。为了早一天通水,有些群众甚至晚上就睡在渠上。
修渠期间,黄大发的女儿和孙子相继因病去世。有一年年关将近,黄大发把家里的猪卖掉得了100多元钱,妻子徐开美以为是给女儿买药的钱,结果黄大发拿去垫钱买了修渠炸药。
“这水渠是工程奇迹”
1994年,水渠的主渠贯通。
清清粼粼的水,第一次满满当当地流进了草王坝村,流进了亘古干旱的坡地。
村里孩子们跟着水流跑,村民们捧着清澈的渠水大口大口地喝:“真甜啊,真甜!”
从来没见过黄大发流泪的村民发现,老支书躲在一个角落里,哭了。这眼泪中的滋味,只有他自己心里知道。
1995年,一条跨3个村、10余个村民组,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水渠终于完工。群众以黄大发的名字命名这条渠,叫它“大发渠”。
“即使用现在的眼光看,这水渠仍是工程奇迹。”黄著文说。
通水后,黄大发又马不停蹄地带领群众“坡改梯”。
村民徐国树家 “坡改梯”后有了4亩梯田,全部种上了水稻。1996年,亩产达到1000多斤。他一直记得打出米那天,家里煮了满满一大锅、足足5斤多米饭。从米下锅起,一家人什么都不干,围着灶台坐着,等着,笑着。揭开盖的那一刻,一股从没有过的清香,扎扎实实地钻入鼻子,直入胃里,沁入心里……
“真是吃得肚子好胀,好高兴!”多年后回忆起那顿饱饭,徐国树念念不忘。
村里的稻田从240亩增加到720亩,每年收稻谷80万斤,村民从此吃饭不愁。还有村民种上了高粱,收获后卖给附近茅台酒厂,带来了更多收入。
接下来,黄大发要实现他修学校、通路、通电的梦想。
村民徐国棋记得,水渠修通后,黄大发把大家喊来开院坝会,商量集资修建学校的事。
“如果有文化,渠早就修成功了。我们村文化低,出去都直不起腰杆,娃儿不读书哪来出息?”
全村群众又一次咬紧牙关,全力投工投劳建学校。而今,20年过去,草王坝走出了20来个大学生。
接下来是修路。团结村通往外界只有一条泥巴小道,要趟过两条河,翻过一处悬崖。1995年春节刚过,黄大发只身前往遵义县,向有关部门申请修建通村公路。政府补助的资金用于购买炸药等,村民在黄大发带领下投工投劳。
修渠的情景再现山村。每天100多名村民上工,大家齐心协力,4公里的通村公路很快铺通。
1996年,村里通电工程启动。黄大发带头拿出100元,村民再次凑钱1万元。为节约电杆钱,每2户村民“承包”一根电杆,上山砍树;一圈上百斤重的电线,村民挽在肩头往前拉……草王坝村,终于亮起了电灯。
村民夏时江,购买了村里第一台黑白电视机。1997年7月1日,黄大发和100多名村民一起,在夏时江家收看了香港回归庆典,大伙儿鼓掌把手心都拍红了。
“我终于可以交上答卷了”
带领群众奋斗50多年,黄大发走遍了村庄周边的山山水水,但最远只到过80公里外的遵义市。
不抽烟、不喝酒;不吃鸡鸭鱼,不管家中事。这位82岁的老支书把一辈子的时间都交给了村里工作,将乡亲们带上致富路。
村民徐国树家养了9年的山羊,现在有60只,去年卖羊收入2万多元。靠着养羊收入,他把2个子女培养成大学生。
脱贫的热情涌动在草王坝的家家户户。新扩并的团结村还有许多贫困家庭,去年,老支书黄大发参加政府的脱贫攻坚考察,认定了辣椒和柚子产业。经过论证,当地政府决定将之作为扶贫攻坚重点产业进行推广。
黄大发到村民家里做动员工作,让两大产业顺利落地。“他有这样的号召力,我们相信他。”村民黄兵旺说。
2015年,遵义有关领导了解到,这位80岁的老支书有个心愿,就是有生之年能去省城看一看,于是决定满足他这个心愿。
时任平正乡办公室主任的徐飞回忆,那天,他们来到村里,发现黄大发和老伴已经穿戴整齐在村口等着了。到了贵阳,老支书提出去贵州省委看看。
站在省委大门口,黄大发注视着飘扬的五星红旗,看着“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的石碑,一言不发地站立着……
就这样,默默站立了10多分钟,黄大发回身对陪同人员说:心愿了了,可以回家了。
陪同人员问:到别处看看吧?黄大发把头一摇:“党组织信任我,把草王坝村交给了我,现在,渠通了、电通了、路也通了,我交上答卷了。”
又一个春天,来到了草王坝。但见田间地头,黄大发率领群众新栽下的柚子树抽出新芽,翠绿欲滴。
这块几代共产党人奋斗的红色土地上,生机盎然。
文图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购房、装修一步到位乐享一站式服务2017宝轮首届房产建材家居节即将启幕
据悉,由利州区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利州区宝轮镇人民政府主办的2017宝轮首届房产建材家居节活动将于4月27日—29日在宝轮镇滨河路(二十三技校外)举办。本次活动集结众多名优楼盘和家居建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