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基层一线人才短缺,一直是农村发展中面临的“老大难”问题。为了激活“源头活水”,四川省不少地区出台了系列人才新政,健全多元评价体系、探索动态管理机制、完善培训保障制度,真正实现了“人尽其用”,同时引导鼓励人才队伍敢闯敢为,最大限度激发了各类人才在基层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有效发挥了人才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
本报讯 “种植佛手柑药用价值高,市场供不应求。”4月17日,仁寿县龙马镇高袁村新当选的妇女主任王玉梅,正在自己种植的佛手柑地里,现场引导村民发展佛手柑。“新官上任三把火”王玉梅的“第一把火”就是要利用自己的优势带领村民们发展佛手柑,实现增收。
王玉梅是2013年度全省优秀创业大学生,2017年初经过公开选拔,王玉梅当选高袁村妇女主任。在近期完成的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中,仁寿县共有283名像王玉梅一样的返乡创业大学生当选村(社区)“两委”干部。
针对村级组织带头人能力不强、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村级后备人才匮乏等问题,仁寿县从2013年开始实施“引凤还巢”计划,按照本地化、知识化、年轻化的标准,积极从大学毕业生中培养选拔村级干部,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的素质结构,为全县农村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扶持创业回引留住一批
“我为什么选择回到老家干事创业?一方面是家乡情结,更重要的是感受到家乡对我们的重视和帮助,为我们搭建了干事创业的平台。”王玉梅说。
让大学毕业生回得来、留得住,是从返乡大学毕业生中培养选拔村干部的前提。仁寿县对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加大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支持,简化审核程序、缩短审核时限,确保创业大学毕业生高效快捷、无障碍享受相应政策,提高回乡发展的吸引力。同时,依托现代农业园区花卉、水果、蔬菜等主导产业建立创业基地,对大学毕业生入驻基地创业的,免1-3年场地(土地)租金,提供2-5万元的个人创业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帮助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短缺、贷款难等问题。
据统计,目前全县常年在村居住、回村或在县域范围创业发展、年龄35周岁以下的大专以上毕业生达689名。
青年支部跟踪发展一批
“每个乡镇都建立了青年人才党支部,对党组织关系转入本辖区的大学毕业生,逐一对其所学专业、能力特长、毕业院校、就业情况等基础信息进行摸底统计、登记造册。”据仁寿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青年党支部发现、培养一大批优秀年轻人才回乡干事创业。各乡镇、村通过召开座谈会、QQ群、微信群、结对联系等方式,加强与返乡大学生的沟通交流,引导有意愿的大学毕业生到村发展、参与村(社区)“两委”选举。
同时,仁寿县坚持发展党员向返乡大学毕业生倾斜,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发展党员计划,专门吸收优秀返乡大学毕业生入党,把志愿在本村接受锻炼、立志为家乡发展贡献才智的返乡大学毕业生,及时纳入入党积极分子队伍进行跟踪培养。
公开海选储备培养一批
在优秀人才培养和选用过程中,仁寿县注重通过实践发现人才,递进式层层选拔,确保成为村(社区)“两委”班子的人员是最优秀最合适的人选。
近年来,仁寿县委组织部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的方式,在县级层面选拔“年龄35周岁以下、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村(社区)后备干部243名,为村(社区)干部队伍蓄养了“源头活水”。各个乡镇结合实际,为每个村(社区)至少配备1-2名的村级后备干部,通过公开自主报名、乡镇资格审查、笔试+面试、党委班子集体决议的程序,面向社会海选后备干部623名。全县村(社区)后备干部中,35岁及以下、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大学毕业生达387名。
对选拔的村(社区)后备干部通过选派到高校拓展培训、党校理论培训、提前试岗担任村(社区)党支部副书记、主任助理、村民小组长等方式,让后备干部提前熟悉工作、进入状态,在选举后快速融入、无缝对接。
“600余名后备干部加上200余名正式干部充实到基层后,带来的裂变正在仁寿大地上发生着,时间会证明他们的价值。”仁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张峰说。
(熊卓军 特约通讯员 潘建勇)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卢昱东)近日,日照海事局奎山海事处约谈日照山海天一级渔港工程总包建设单位,对渔港水域外施工船船舶活动以及项目进行了安全谈话和提醒,从源头抓好辖区海上船舶安全监管。会上,建设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