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明确,甘肃省各市州要全面推进全域旅游的示范创建工作,确保至2018年底,首批3市(州)、11县(区、市)全部成功创建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同时以“点面结合”的方式开展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在“十三五”期间分年度、分批次推动40个旅游资源重点县(区)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县(区)为先导带动镇、村全面提升。力争到2020年全省40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有一半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力争到2020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达2800亿元以上,国内过夜游客平均逗留天数达2天以上,国内旅游人均消费达700元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达5%以上,旅游直接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比重达8.5%以上。
推动全域旅游发展,重点任务是构建现代旅游治理体系,推进大气治理,甘南、陇南、肃南等市、州、县和全省生态类景区实现空气质量检测全覆盖。推进景区生态化,力争“十三五”期间创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5个以上。此外,还要提升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水平,加大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历史文化名村、乡村旅游点、交通集散点、加油站、超市商场等旅游节点的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力度,所有临街、临景的宾馆、饭店、餐馆、“农家乐”和单位厕所免费向游客开放。鼓励旅游景区、乡村旅游重点镇村开通旅游专线或公交车。“十三五”期间,每个市(州)启动创建1个5A级景区,全省力争创建5A级景区10个以上、4A级景区40个以上。
全域旅游主要指标
旅游业对当地GDP的综合贡献率达到l5%以上;旅游新增就业占当年新增就业的20%以上;区域内农民因旅游发展直接受益达到20%,区域内20%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旅游实现脱贫;区域内所有行政村实现通沥青(水泥)路,通往重点旅游村落和景区的公路具备旅游巴士通行条件,全域内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准确、完备;区域内重点旅游场所、景区和旅游线路的旅游厕所全部达到“数量充足、干净无味、实用免费、管理有效”要求,所有临街、临景的单位厕所免费向游客开放;区域内所有景区景点和乡村旅游点卫生环境良好,污水集中处置、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全域内所有宾馆饭店、景区景点和重点旅游乡村实现WIFI全覆盖;创建期间无群体性旅游投诉事件,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无严重不文明旅游现象。
新闻推荐
2016年度全市安全生产工作考核结果揭晓30个单位获评先进单位
本报讯(记者钟斌)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获悉,市政府通报了2016年度全市安全生产工作考核结果,青阳县等30个单位被评为“2016年度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根据《池州市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