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兵
每年“春分”过后,市民便开始祭扫活动,预测在本周末便开始迎来首个祭祀高峰。为了做好兰州市清明节祭扫工作,自3月20日起,市殡葬事务管理办公室联合城关区民政、国土、林业及相关街道组成的联合检查组,对城关区殡葬、公墓区服务准备工作进行了突击检查。记者看到,为了促进文明祭扫、生态安葬,各个公墓区都挂出了禁止烧纸和摆放难以降解的塑料祭品,为了不在墓区燃烧纸钱,公墓区均设置了纸钱换鲜花点,免费为祭扫群众提供鲜花、毛巾、纸杯等。有些公墓区在显眼位置设立了“时空信箱”、“思念墙”等文明祭扫专区。
每年的清明期间,都是人群密集活动的时候。对相关部门来说,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清明节群众扫墓活动平稳有序,不发生火灾、重大交通事故、爆炸和因拥挤伤亡等公共安全事件和重特大事故,只是最低要求,而提倡文明祭扫,提高公民文明意识,在当前创建文明城市的大背景下,更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事情。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终就是要慎重对待长辈的丧事,追远就是要追忆去世的祖先,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祭祀先祖故人的真正意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传统习俗在回归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其中一些内容,又确实和现代文明不相适应,甚至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例如,每逢祭扫时节,极易发生因烧纸、焚香、燃放鞭炮引起的火灾事故;而在大力治理大气污染的当下,尘灰泛起、烟色蒸腾,就更让人有种破坏生态环境的感觉。
慎终追远,饮水思源,不忘先祖,的确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但在沿袭传统的同时,作为已经跨入现代城市文明的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认真考虑一下移风易俗的必要性,以低碳祭祀、绿色祭祀的观念替代沿袭自农业社会的一些陋习,让传统与现代在文明交汇中更好地传承扬弃。
《历书》上说:“清明”,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因而,真正传统的清明节包含禁火、祭祖、扫墓、踏青、植树等风俗。上下五千年,文明寄托哀思乃至祭祀先祖,在内容、仪规上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总是在顺应着时代变迁而有所调整。因此,在传统社会向现代文明快速过度的今天,我们的祭祀观念确实应该与时俱进,要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结合起来,这样才符合现代文明的要求。
选择什么样的方式祭扫,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人们的价值观和社会风尚。一束鲜花、几许默哀,一个鞠躬、良久静思,过程简洁却不简单,心香一缕而情感饱满,如此表达生者对逝者的追忆与祭奠,远比那些嘈杂而轻慢的祭祀有意义。现在越来越多市民选择用鲜花代替纸钱、网上祭扫等文明方式祭扫,让清明节这一古老民俗有了更为丰富和文明的内涵,也更符合清明节追思先人、传递亲情的本义。
新闻推荐
甘肃经济日报讯(通讯员张贵华赵茹)3月14日10时50分,定西收费所马营峡隧道站职工在隧道内例行巡检时忽听见一声巨响。他们赶紧来到事故地,发现G310线天巉公路K1579+750处一辆车牌号为甘AMK595的二型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