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让法律为见义勇为撑腰做主 □张涨

来源:凉山日报 2017-03-21 10:22   https://www.yybnet.net/

据公安部网站18日消息,《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指出,见义勇为人员的医疗费、康复费等因见义勇为引起的合理费用,由加害人、责任人、受益人依法承担。

看到这则新闻,我首先想到的是前不久的“地铁渣男”事件——两名女子在地铁车厢请求一名男性乘客扫码,男性乘客对其破口大骂,还抢去手机,做出脚踹等暴力行为。虽然事件最后得到了圆满解决,这名男子被公安机关查获,但还是有一个问题让人耿耿于怀——为何长达几分钟的时间里,在地铁车厢这样一个公共场合,一个大男人满嘴脏话、暴力相向,欺负两名女性,却没有人站出来“见义勇为”?

说实话,在很多需要人们站出来的危急关头,正是这一念头让一些人迟疑不前。打不过打得过,都有风险。一犹豫,就退缩了。这也启示我们,要鼓励见义勇为行为,就必须要从制度上打消公众对见义勇为可能遭遇风险的后顾之忧。

见义勇为主要存在两方面风险。其一,是对自身造成伤害。凡是呼唤人们见义勇为的关头,往往都冒着伤害自己的巨大风险。不仅是在见义勇为过程中可能碰到危险,在事后还可能遭到报复,有时受伤住院还得自掏腰包。为了不让类似困境发生,公安部出台的这一新规相当给力。除了明确加害人、责任人、受益人担责外,还明确在无加害人、责任人、受益人情况下,由医保和见义勇为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兜底解决。其二,则是对他人和第三方造成损害。比如在制止犯罪行为中,将犯罪嫌疑人打伤;在老人突然倒地时,实施救助过程中可能发生误伤等等。在很多案例中,“扶不扶”的深层次原因是“不敢扶”,就是怕“扶出问题”自己要担责。

要让“英雄流血又流泪”的事情不再发生,眼下法律法规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在配套措施上也可及时跟进。比如在无加害人、责任人、受益人情况下,对见义勇为者的补偿还有多种渠道解决。比如通过设立专门的见义勇为基金会,除了政府拨款外,企业捐资是大头,一旦发生见义勇为行为,专项基金会会主动向见义勇为者提供帮助。此外,在一些地方,也开始推行“见义勇为保险”,由政府出资购买商业保险,专用于为见义勇为行为提供高额度保障,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自古以来,见义勇为就是备受人们鼓励和推崇的英勇行为。在现代社会,更应用法制来保护这一道德传统,让见义勇为不再左右为难,而是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新闻推荐

未成年人在虎区下车监护人难辞其咎

张贵峰近日有网友曝料,在北京野生动物园自驾区白虎区有人下车,引发舆论关注。据动物园声明,3月19日上午,在白虎观赏区一家人停车后下车观赏,在违规游客中,不仅有成年人,而且包括多名未成年的孩子。...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让法律为见义勇为撑腰做主 □张涨)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