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投资500多万发展特种养殖 农民工夫妻返乡创业誓要造福乡邻

来源:内江日报 2017-03-15 10:2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张小丽文/图

鳄鱼、鸵鸟、孔雀……这些通常只能在城市动物园中见到的动物,如今在东兴区平坦镇姜家村一个特种养殖园里也能看到了。

这个园区的主人,是姜家村5组村民贺美义夫妇。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贺美义,曾在外务工10多年。2012年,他和妻子回到家乡创业,先后投入500多万元,流转村里土地近180亩,发展特种养殖项目,拟打造集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生态农业园。说到返乡创业的初衷,贺美义表示,“过去村里太穷了,想做点事,带动村民们一起致富。”

外出打拼:

农民工夫妻赚到第一桶金

从内江城区驱车前往东兴区平坦镇,大约需要40分钟的车程。资料显示,平坦镇位于东兴区东南部,为东兴区毗邻重庆边界线最长的乡镇。“70后”贺美义就出生在这个偏远小镇的一个小山村里。

上世纪90年代初,18岁的贺美义与同村村民一起远走贵州打工,想要通过在工地上卖苦力,改变贫穷的命运。但事与愿违,他的初次外出务工生涯,只维持了一年就匆匆结束了。

“不仅没挣到钱,连饭都吃不饱。”回顾初次外出务工,贺美义至今记忆犹新。那之后,贺美义回到家里,老老实实地跟着家人一起务农。但是,这个年轻人的血液里似乎天生有一股不安分的基因,不断让他萌生外出打拼的念头。四年后,贺美义带着新婚妻子再次远走广东江门务工。

起初,夫妻俩只是在建筑工地上揽活干,又脏又累不说,还挣不到什么钱。一年之后,夫妻俩几经周折,又来到广东东莞一家模具厂打工。在那里,贺美义从学徒做起,从零基础开始学习模具技术。

2004年,在模具厂工作近5年之后,贺美义不仅掌握了模具技术,初步摸清了模具生意渠道,也有了一定积蓄。那年,在妻子的支持下,贺美义怀揣着仅有的3万元,在离家一千多公里之外的广东东莞,创办了属于自己的模具厂。通过这个模具厂,夫妻俩在短短8年时间里就积累了数百万身家,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返乡创业:

5年投入资金500多万

初次创业就取得成功,让贺美义有了巨大的成就感。但生活富足了,一股浓浓的乡愁却总在不经意间涌上心头。

“在外漂泊那么多年,心里放不下的始终是家乡。”贺美义说,那几年,每次回家,看到村里还是泥巴路,不少村民还住着土墙房子,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2012年,内江开始实施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掀起“全民行动,自主创业,创造财富”的热潮。抱着“为村里做一点事”的想法,贺美义毅然决定返乡创业。

贺美义经过观察发现,姜家村虽然偏远,但是自然环境优美,村内河流纵横,山峦交错,非常适合发展生态农业和特种养殖业。于是一个创业点子在他脑中“冒”了出来:他要将这片没有开发的土地打造成一个集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生态农业园,吸引外地人到此游玩,同时造福本地村民。

说干就干!就在2012年,贺美义携妻子回到家里,开始一点一滴地把心中蓝图变成现实。成立公司、流转土地、打造景观、修建园区基础设施……5年下来,夫妻俩陆续在这片土地上投入了500多万元。

3月7日,记者随贺美义夫妇来到园区探访。占地近180亩的特种养殖园已初具规模,园子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夫妇俩花大价钱购进的鳄鱼、鸵鸟、孔雀、山鸡等动物,也已入驻园区。

贺美义指着园区里一条弯弯曲曲的河流告诉记者,这是他依托村里原有的一条山沟打造的重点景观——蛟龙湖水库。水库四面环山,上下游绵延几公里,在里面养上鱼,应该是不错的垂钓佳地,未来将成为整个园区的亮点项目。目前,水库两岸的景观步道正在逐步完善中。

造福乡邻:

他自掏腰包为村里修路

进入姜家村地界,从村口通往贺美义的农业园,有一条弯弯曲曲的水泥村道。虽说道路不宽,但是容纳一辆小轿车通行没有问题。贺美义的妻子告诉记者,这条路是他们夫妻俩回家创业后,自掏腰包修建的。道路长800米,前后投入30多万元。

“我们园区所在的地方,原来大部分是荒地,也没有路,一到下雨就泥泞不堪。”贺美义接过妻子的话茬说,他回家创业的目的就是要造福村民,为村里修条路,既是方便村民,也是方便自己。

贺美义告诉记者,园区的土地是他以400元到600元每亩不等的价格从村民手中流转得来的,流转年限为30年。这意味着,流转土地的村民们每年都可以拿到一笔土地流转费用。同时,项目建设过程中,贺美义请的都是本地村民,这部分村民又可以挣一笔劳务费。

但,“创业注定是孤独的旅程”,对于贺美义夫妻而言,返乡创业不是一句华丽的口号,而是一条充满荆棘的路。

五年来,夫妻俩起早贪黑地忙碌,把在外办模具厂赚的钱,一笔一笔投到了这片土地上,把荒土地一点一点地改造成他们心中理想的农业园。但项目的进展,并非如他们想象中的那般顺利。

项目动工的第一年,园区水库基础工程刚刚完成,就遇上洪水,基础设施被冲毁,鱼儿被冲走,损失十余万元。夫妻俩欲哭无泪,只得从头开始建设。同时,由于不懂饲养技术,他们购买的鳄鱼、鸵鸟、孔雀、山鸡等动物,不时死去,损失惨重。

“但无论如何我都不会放弃的。”贺美义说:“我希望整个园区打造完工后,未来可以解决50-100名本地村民就业。”他兴致勃勃地向记者勾勒心中的蓝图:后期再流转土地400-500亩,将园区规模扩大到600亩以上,打造一个集观光、休闲、旅游、娱乐于一体的生态农业园。

新闻推荐

李峰到峄城调研督导棚户区改造工作

本报峄城讯3月14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峰到峄城区调研督导棚户区改造工作。李峰先后实地察看了前湾二期、坛南、立新街、承汇二期棚改片区和峄城区人民医院门诊病房综合楼、装配式钢结构绿色...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投资500多万发展特种养殖 农民工夫妻返乡创业誓要造福乡邻)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