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现如今,购买保险为自己以及家人寻求保障已然成为许多消费者转移风险的一个好的选择。可是在参保后,部分消费者却因为种种原因时常和自己投保的保险公司产生纠纷。那么,保险行业常见的纠纷有哪些?专家对此又有哪些好的建议呢?在3·15来临之际,记者就此采访了凉山州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贺晋,他建议消费者们在买保险前,应细读保险合同中的各项条款,同时谨慎选择。
纠纷1:
投保后反悔退保损失大
“因消费者在购买保险后一时急需用钱退保或在购买前对投保的险种不够了解,过后反悔而退保是行业内比较常见的纠纷。”贺晋告诉记者,曾经有消费者在投保时交了一万元的保险金,过两天去退保却只能退到7000元,消费者不能理解,自己明明是才买的保险,退保为什么会突然折掉那么多钱。
“大多数消费者不了解保险行业的运作,退保时折耗的部分主要由保险公司业务人员的佣金和责任准备金组成,佣金在保单提交时就会拨付给业务人员,而责任准备金是保险公司经过具体测算规定的,如果消费者在投保成功后第二天就出现了问题需要理赔,保险公司也得按合同要求理赔,因此责任准备金是必需的。”贺晋说道。
纠纷2:
理赔结果小于客户期望
“因理赔结果无法达到客户的期望而产生的纠纷也比较常见。这类问题出现的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是客户对保险的除外责任不了解,二是理赔时效性不能达到客户的预期。”
贺晋告诉记者,“除外责任又称责任免除,指保险单据中列明的不负赔偿责任的范围。”贺晋告诉记者,很多业务人员在推销保险时偏重于讲该险种可以赔付的情况,对除外责任一带而过,甚至直接不提,导致消费者对此不了解,出现问题时却不在保险可赔偿的范围内。例如车险的除外责任写明,酒后驾车、无证驾驶等情况下出现车祸,保险公司不予以赔偿。
遇到问题时,消费者希望保险公司能实现短时间内赔付,但由于各种原因,保险公司理赔达成的时间出现延迟、滞后的现象,理赔时效性差,超出了原先承诺的时间或消费者预期的时间,这种情况也比较普遍。因此会引发客户不满,以致产生纠纷。
建议1:
选择有资质公司投保
消费者在投保过程中,应如何避免以上纠纷维护自己权益呢?对此,贺晋建议,首先找正规、信誉度高的保险公司投保。
“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前,应先确认一下保险公司的资质,以免上当受骗。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在网上搜索相应的保险公司名称看它是否是正规的保险公司。”贺晋建议,出现纠纷后应当正确维权,对保险理赔、服务不满时可以先和保险公司协商,不要采取过激的行为和影响公共秩序,而应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不能妥善调解,则可找保险行业协会、保监局投诉,保监局的保险消费者投诉维权热线是12378;也可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此外,根据个人经济实力和实际需要选择保险。消费者在对保险不了解清楚的状况下买保险时,不要听信广告及推销人的言辞盲目购买保险。保险是一种投资,投保金额的大小应与个人经济实力相匹配,消费者应量力而行,以此避免买完保险急需用钱要退保却又损失费用带来的麻烦。
建议2:
投保前细读条款明确责任
“消费者在投保前最好仔细认真阅读每一项条款,并做好准备工作,了解保险相关知识,详细了解保险的责任、除外责任,明确自己投保的险种在哪些情况下是否能得到赔付等等。”贺晋提醒,购买保险前,一定要仔细阅读条款,明确保险责任范围。购买保险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以“保险”为由的诈骗,如“退险”收手续费或保险“中奖”等诈骗手段。本报记者 米色小勇
新闻推荐
晚报讯(记者孔浩)“枣庄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一直令我们非常向往。但没想到这几个来我们四川遂宁搞活动的枣庄人,竟然拖欠我们打工大学生的一千多元工资,实在是给这座城市抹黑啊。”近日,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