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奥斯卡颁奖中,《海边的曼彻斯特》获得了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原创剧本两个奖项。看过之后想起一句挺俗的话,叫作“太多的人死于心碎”。又觉得不妥当,那位叫LEE的男主角并没有死,他还时常与人打上一架,像个颓废的痞子。但是他的心一定是碎的,以至于许多自己的行为,都莫名其妙。
137分钟的片长,也许有三分之二都是在记录LEE琐碎的生活。哥哥去世了,他要做侄子帕特里克的监护人。帕特里克看起来早就料到了这天,他的生活并没有被打乱,当天还与女朋友约会,第二天就想继续打冰球。 LEE想为哥哥找个理想的安葬方式,但微小的运输费用就会让他纠结半天。侄子的女友对此感到奇怪,而侄子却觉得没问题——看起来,这对叔侄算是棋逢对手,他们都像是这个世界的零余者,至亲的人逝去了,他们却还表现得像个局外人。
有一天,帕特里克突然关不上冰箱门了,一只冻鸡让他想到了还没有安葬的父亲,这个荷尔蒙四溢的少年,突然心悸起来。 LEE并没有不知所措,虽然大多数时候,他的表现都像是浑浑噩噩魂飞天外,但这时却变得无比靠谱起来。他得体地安慰着侄子,像彼此关心的两个朋友那样。
LEE不想在故乡曼彻斯特多呆,在那里他永远无法与过往合解。他也曾是个快乐的痞子,到海上去钓鱼,七小时不间断地喝啤酒,以及凌晨时还与朋友们鬼混,吵得妻子和三个孩子睡不成。影片不断地闪回着,过去与未来交织在一起。对于LEE来说,海边的曼彻斯特就是这样一个城市。极寒的冬天,汽车里的暖风也不怎么管用,他幽灵般的人生,显得毫无合理之处。然而LEE的内心包藏着人世间最悲苦之痛。因为他的一点微不足道的过失,孩子们命丧火海。LEE肯定不止一次地想过自杀吧!但是他也没有真的自我了断。他的妻子肯定对他用尽了世上最恶之语吧。像所有的悲剧一样,这一对苦命人,对于生与死均没有勇气。
《海边的曼彻斯特》就是这样一个寻常的故事,对整部片子来说,悲苦就像一个插满了钢针的线团,即使外面裹上再多层棉布,针尖也会毫无征兆地露出来,锐利地刺你一下,然后告诉你,别对世界抱有什么希望。就好像中国书法,功力深的书家是不会轻易出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书家没有“八面出锋”的本领。“曼彻斯特”的锋芒都是在不经意间的,即使是出锋的瞬间,也没有渲染与铺垫——也许是因为,人间悲剧都是没有预告的。
LEE与他的前妻在街头相遇了。这是整部电影的锋芒,力透纸背的篇章。相信不少观众会在这里“沦陷”,包扎在悲伤之外的茧壳在一瞬间如泥委地,LEE除了说“不”,什么都不会。
“曼彻斯特”的高妙在于克制,男主角卡西·阿弗莱克的技巧在于隐忍。剧中人物,个个知道LEE的遭遇,而前半部分,这对于观众则是一个谜。当有一天,他梦到自己的两个女儿坐在身边,她们问他:“爸爸,你没看见我们烧着了吗? ”然后LEE醒了,并没有惊恐万状,或许这就是他反复梦到的场景吧。他的行李中有三个相框,导演始终都没有让我们看到它们的正面。然而谜底揭开之时,无边的悲伤像潮水一样地涌出来,令人无处容身。
“顿觉眼前生意满,须知世上苦人多。 ”LEE要离开曼彻斯特了,但是他在自己的新居里留了一张沙发床,也许他的侄子在读大学时可以常来住住。这是电影留下的仅有的一丝亮光。
新闻推荐
12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听取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