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别让“凡事要趁早”放大教育焦虑

来源:贵港日报 2017-03-10 12:23   https://www.yybnet.net/
杨国营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经常引用一些名言,比如“出名要趁早”“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忽略语境和具体条件,也容易走向反面。当下弥漫在不少家长中的教育焦虑,与此密不可分。

“出名要趁早”转化成教育观念,就成了“识字要趁早”“报班要趁早”“出国要趁早”,总之“凡事要趁早”;“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更是如此,既然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也不能输在长跑途中,更不能输在终点线上。而一旦被上述思维主导,一切将变得难以控制:你家孩子要趁早,别人家孩子想要更早;你家孩子在起跑线上“抢跑”“偷跑”,别人家孩子想要跑得更早、更快。如此一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孩子陷入一种类似“囚徒困境”的恶性循环。

“凡事要趁早”的思维加剧了现实中的教育焦虑,而教育焦虑的蔓延又反过来助推着“凡事要趁早”思维的流播。在这种群体性焦虑的氛围中,很多家长身不由己地被推着往前走,有的甚至慢慢丧失理智,只顾埋头快跑,顾不上抬头看一眼前方。

洞悉了上述心态,一些看似不正常的教育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一些基层中小学和“禁补令”玩起了“躲猫猫”,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提前开学。在辽宁辽阳,本该30多天的寒假在一些中学缩水到只有约20天。在山西高平,某中学开设了“空中课堂”,要求学生必须守在电脑前看“直播”——各科老师轮番讲解寒假作业。不少家长明确表示“支持学校、支持补课”。在一些地方,围绕着违规补课,几乎织就了一张“上下同心”的利益网。家长、教师到底在急什么?

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当一些家长、教师仍在驱赶着孩子在更早更快的道路上狂奔时,事实却在不断证明着其不可持续性。新时代的青少年越来越不认可这种“凡事要趁早”的教育思维,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当下越来越多的90后大学生开始选择“慢毕业”“慢就业”,给自己的受教育之路和职业规划留出更多弹性空间。

在“凡事要趁早”的教育环境中,教育被异化成一种速度的比拼、时间的消耗。在这种非良性竞争的模式下,几乎不可能有孩子成为真正的赢家。对于这种教育怪现状,显然不能听之任之。最近,上海市教育主管部门开始整顿校外培训机构,禁止其举办与升学挂钩的竞赛,上海奥数“四大杯赛”中的三个被取消或改名,这样的行动无疑是一个好的开端。只有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长齐心协力,才有望缓解和破除被种种焦虑裹挟的现实教育困境。

新闻推荐

平安校园行教育护学子

(记者潘定盼通讯员劳俊凤)3月8日上午,浦北县举行2017年“平安校园行”出征仪式,进一步推进该县“平安校园”工作,提升群众安全感,让法治的春雨润泽蕉乡大地。当天,在该县投资大厦门前,旗帜飘飘,代表着为青...

相关新闻:
严打传销维护和谐2017-03-10 12:23
猜你喜欢:
评论:(别让“凡事要趁早”放大教育焦虑)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