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倩
2017年考研初试成绩陆续公布,此次报考人数首次破200万。之前曾有数据显示,76.71%的受访者表示已参加过研究生考试或打算考研。
近80%的人参加过考研或打算考研,这一比例之高恐怕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象,可谓名副其实的“考研热”。出现“考研热”,或许有多方面原因,自我提升、学历崇拜、能力恐慌等,但很多人选择考研,只是因为就业形势严峻,希望通过高学历敲开用人单位的大门,也可以说,很多人追求高学历是迫于无奈,与是否热爱学习无关,更直白地说,就是在现实面前选择了逃避。
大学生以考研逃避就业,缘于当前的就业形势及对自己的不自信。如今,名牌大学学生卖猪肉、卖糖葫芦的新闻屡见报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更是比比皆是。大学强调自主学习、多方面发展,应试教育出来的学生自主能力不强,大学究竟学到了什么,很多大学生自己都说不清,即使认真学了,可能也只是“纸上得来终觉浅”。所有这些都让大学生对就业产生恐惧,从而转向考研,认为更高的学历能增加跟用人单位“讲价”的底气,读研的两年或三年时间也给自己一个缓冲期,回避目前就业的尴尬局面。
大学生被迫考研是种无奈,却会衍生不少问题。比如,增加“唯学历论”的片面人才观,让许多公司动辄把硕士当作“硬指标”,推高了竞争门槛,排斥了相当一部分潜在的本科学历“胜任者”,造成消费高学历现象;“考研热”愈演愈烈造成学历贬值,形成学历“越考越不值钱、越不值钱越要考”的恶性循环;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很大程度上缘于高校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疯狂考研热导致高校一味鼓励考研,而不去思考改变课程设置。
对于当前带有短期功利色彩的“考研热”,必须加以引导,鼓励真正乐于学习、乐于从事研究的人考研;推进研究生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建立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对被迫考研的学生加以引导,让其敢于进入社会锻炼,并通过合理的职业规划,尽量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要努力改变唯学历论,尤其是公务员招考、国有企事业单位等招人中存在的唯学历论,引导学生理性选择。
新闻推荐
晨报讯(YMG记者王轶通讯员芝公宣)近日,南大街派出所经缜密侦查,锁定寻衅滋事嫌疑人杜某并将其抓获。去年12月25日晚,芝罘区文化路X号楼下一辆奥迪A4L轿车被砸,造成损失4万余元。接到报警,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