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人,首要的就是让快递小哥们“有保险,有休息,有面子”。每一位快递员的背影,映照的都是对生活的担当。高付出、低收入肯定难以持久,更弗论少数公司无合同、无社保的潜规则,及来自政策、规范等方面的风险。“苦”不一定阻碍他们的“快”,但作为劳动者缺少权益保护和收入预期,则可能会导致“100人等待入职,而150人在隔壁办离职”的局面。从行业层面规范制式劳动合同,从管理层面健全生产责任制,从协会层面创造职业归属氛围,才能让快递小哥在职业之路上一路畅通,而不只是车轮上松散的“流动大军”。
更重要的是职业荣誉感和尊严感。快递业归根结底是与人交往的行业,从屏幕一端到现实买家、从一个城市的仓库到另一城市的客户,传递的不仅是产品货物,更是情绪和人情味。换言之,不管是用户还是从业者,任何一方的不满或权益不彰,都会伤及商业环境和社会生态。“快递员”在2015年已经被正式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包括快递公司、快递业和用户在内的个人和社会,都应该多一分理解和关怀,一丝微笑、说句辛苦,就是用温情回馈服务、以善意换取善意。
没有一个稳定、专业、高素养的快递员队伍,很难确保送达质量;没有一个科学、健全、有激励的制度规范,也难让从业者安心舒心。正如《快递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所指,“教育体系不健全、人才供给不足、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高等问题”亟待解决。无论经济形势如何变化,人都是支撑其发展的根本,补齐行业保障的短板,从低人力成本的“红海”驶向高人力素养的“蓝海”,我们才能更长久更踏实地拥抱扑面而来的新服务。
□李洪兴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丈夫不仅出轨,还对妻子频施家暴,在共同生活了20多年后,妻子再也无法忍受这些,遂向法院诉讼离婚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对此,法院会作出怎样的判决呢,会判精神损害赔偿金吗?身边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