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中、小学开学伊始,正是采购“开学装备”的“黄金时期”。各大书店、文具店及电脑城的生意十分红火,迎来了新一轮学前消费热潮,据说一个中小学生在新学期里用于购买新书包、新文具盒、新笔记本、新书皮、教辅练习套题以及点读机、电子手表等电子产品的花费动辄过千;至于大学生用于“开学装备”、“宿舍神器”的钱就更是惊人。由此不难看出“开学经济”有多么“火热”。
“开学经济”是近年来在教育领域产生的一个新名词。“开学”,顾名思义,就是新学期的开始;“经济”,除了经世济民、治理国家等释义外,其中还包含着最为关键的“节约”的题旨。对于学生而言,窃以为应把重点置于“节约”上才是。但从目前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良风气来看,“开学经济”中的“铺张浪费”有时十分严重——真可谓是“开学经济”并不“经济”。
“开学经济”并不“经济”现象的产生,主要是一些家长过于溺爱孩子,为了尽量满足孩子的欲求,讨得孩子的欢心,因此不惜重金在开学之际为孩子购买一些较为“奢侈”的学习用品以表爱心。当然,也有与别人家孩子相互攀比的心理。正是在这种“溺爱”与“攀比”心理的作用下,“水涨船高”的助长了这种不良风气。欲改变之,家长有着不可推卸的第一责任。当然,学校对学生的节俭引导、美德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每位家长,必须从孩子幼小时抓起,讲好“节俭故事”,使孩子从幼儿阶段开始就能懂得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道理,及早培养孩子正确运用金钱的能力、合理处理物质欲望的能力、了解物质匮乏与金钱极限的能力,学会善于创造财富、积累财富的能力,从小培养孩子的理性消费观和财富支配观。对家长而言,即使自己再有钱,也不能盲目地在孩子身上乱花钱,助长孩子大手大脚的不良习气。当然,学生——尤其是大学生,也要慎重考虑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懂得父母挣钱的艰辛,切莫超能力消费和盲目消费,应多为家庭实际着想,尽可能地减少家庭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开学经济”是要讲的,但必须建立在科学、理性消费的基础上。从目前来看,一些家长,包括学生,在开学消费中表现得很不理性。因此,“开学经济”这门功课,的确需要学生、家长、学校三方共同来学习并掌握。尤其是家长,必须学深学透。家长必须率先做到理性消费、科学消费,切忌被“开学经济”热绑架,成为其傀儡。要知道,过度的“开学经济”热,不仅能够“热”坏社会风气,也会“热”坏我们自己的孩子。
本周话题:怎样看待“开学经济”下周话题:年内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投稿邮箱:lzrbpl@126.com
新闻推荐
逾800亿元校园贷“野蛮生长”正规金融机构需尽快补上高校金融服务短板
有统计显示,面向大学生的互联网消费信贷,到2016年规模已突破800亿元。代表委员建议,一方面要对部分野蛮生长、无序扩张的校园贷平台予以规范清理,另一方面也要推动正规金融机构尽快补上高校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