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集体离婚,岂能全怪村民见利忘义

来源:白银日报 2017-03-08 10:32   https://www.yybnet.net/
瞿琦

2017年3月3日消息,南京高新区一村庄拆迁时,全村160多对夫妻,上至八十多岁老两口、下至刚结婚不久的小夫妻,绝大多数都离了。

“集体离婚”带来的其实是一种悲凉,即便“离婚”背后是金钱的获得,是基于“假离婚”的前提,承载的也是利益之痛。

当利益站起来,婚姻退下去的时候,并不是拆迁应有的现象,更不该是婚姻应有的状态。这是把“法无禁止即可为”奉为了“圣旨”,却未曾理解“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深意,在利益的面前难道只有法律才能管得住,道德的底线哪里去了?

为了快捷办理离婚竟然还衍生了一条“服务型”经济链,法律服务所背后来“助阵”,每户收取离婚费从5000元一下子涨到15000元。这真是对法律的莫大讽刺,也是法治建设的退步。

对于家庭来说,夫妻感情固然很重要,但是法律的保护才是婚姻稳固牢靠的基础。如果夫妻双方依然有着感情,但为了谋求额外利益而“假离婚”,当共同财产归于其中的一方,假如这份贪婪继续被放大,《我不是潘金莲》中“假离婚”导致的人财两失的真悲剧也许就会发生在现实中。“假离婚”是对婚姻的亵渎,可怕的是它有可能会催生出无数的家庭悲剧,人们必须警惕。对于社会而言,看到额外利益人们纷纷效仿,不仅破坏了社会秩序,违背了社会公德,同时使社会公平性受到质疑,人们不满的种子一旦种下,便会滋生出无数的怨言。“假离婚”带来的危害也许远不如从。

“集体离婚”,不能只苛责村民,从一定角度上说,真正的幕后推手或总“导演”,应该说是当地政府,更准确地说是制定拆迁相关政策的职能部门。

因拆迁逐利引发离婚的案例,这些年来,全国各地时有发生,见诸报端或网络的相关新闻也层出不穷,仅南京本地眼皮底下的江心洲、江宁、浦口等地也曾经出现类似现象。既然有前车之鉴,为何不引以为戒,怎么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不通盘考虑,精心谋划,偏偏要留下显而易见的政策性漏洞。

其实只要政府部门对政策严格把关,将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补偿规定改为以常住户籍人口“人头”数为单位进行补偿,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即便有村民利令智昏将一个家庭拆成多个家庭,也无济于事。

新闻推荐

酒后还敢无证代驾遭到重罚一点不冤

本报消息记者任祥斌通讯员方敏报道庞某某驾驶证被交警扣留,因担心被发现,临时换人代驾,不成想代驾者张某某居然无证且酒驾。3月6日,安庆高速交警三大队执勤民警分别给予了庞某某罚款500元、张某某罚...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集体离婚,岂能全怪村民见利忘义)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