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叶雨桐(左)与刘闯。
■记者 拓玲 文/图
4位大学生青年,在创业中相识凝聚。他们将钻研技术与公司管理并重,通过一次次的研发、总结,不断前进。目前,这支创业团队研发的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取得了在LFW、FDDB等国际权威评测体系中跃居全球前5名的好成绩。
叶雨桐和刘闯,都是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本科生,也是这支创业团队的核心人物。“陕西第六镜科技文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我们的团队是一支专业的计算机视觉技术模块化服务提供商,致力于以机器视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为依托,为各行业提供技术支持及成熟的解决方案,我们近年来非常努力地想将实验室的高新技术落地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叶雨桐说。
谈到他们的创业故事,叶雨桐表示,一开始并不顺利。“我们当时都是在校生,所以创业资金很短缺,当时技术核心也不太成熟,最重要的是对公司定位并不是很清晰。虽然我们重点做计算机视觉技术,但由于四人的兴趣爱好差异,我们还想拓展文化产业,比如创意广告、创意咖啡等,贪图了大而全,就没有找准市场定位。” 叶雨桐说。
初创的4人,为了解决资金问题,曾依靠大量的“副业外单”取得的资金来服务技术核心研发,除了移动客户端软件开发、PC端软件开发、网站设计与开发外,他们甚至还承接了平面设计、艺术品设计、摄影摄像等方面的订单,沦为了一个涉足咖啡、舞美、婚庆、策展等行业的“四不像”外包公司。由于学校晚上要熄灯,他们用于技术研发的服务器必须24小时不断电,所以4人的生活费都用来租夜间办公的临时场所。大家饿了只能靠吃泡面,困了就在出租屋的地铺上凑合几小时。虽然十分辛苦,但收入并不乐观,技术研发缓慢,公司运营曾一度陷入困境。
就在他们为公司发展苦思冥想时,得知他们的创业困难,西工大为他们提供了免费的办公场地,团市委还帮助他们对接了客户资源和资金渠道,帮助他们寻找项目、解决现金流问题,让他们的创业团队能专心研发核心技术。“在学校和社会的帮助下,我们在人脸识别的大市场里找到了自己的定位,目标更明晰后,我们研发的马力更足,产品落地的速度也更快。”叶雨桐说。
随后,第六镜在机器视觉领域不断探索与完善,逐渐拥有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语义分析、行为识别、物体识别、图像处理等多项模块化应用型技术,核心技术在国内同行业中拥有较大优势,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现在市面上大多的人脸识别机器识别人脸时普遍需要半分钟左右,并且价格高昂。我们的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可以达到毫秒级识别,此外我们的产品在用户体验上更加人性化,更加简单。例如我们现已完成河北某小区的人脸识别门禁安保系统,住户不再需要用磁扣进出小区和单元门,刷脸即可。同时该系统还提供访客模式和特殊人员标记,住户的亲朋好友可以自由进出该小区,快递和外卖员在规定时间内也可在小区自由行走。并且特殊人员的运动轨迹会反馈给保安亭,进行智能安保升级。”叶雨桐说。
核心技术的世界前列并不是第六镜的终极目标,高新技术的可应用性、可落地化程度才是第六镜最关注的事。叶雨桐表示,目前他们公司所研发的多样性大型智慧考勤系统、多样性智慧门禁管理系统已广泛在四川省、河北省、西安市等多地的智慧工地、智慧小镇、智慧园区、智慧办公区进行推广使用或试点测试。 “其中我们研发的智慧工地项目,是一个集人脸识别考勤、关键岗位在岗检测以及特别设备安保为一体的项目。 它的主要作用是解决农民工讨薪问题,为政府和农民工记录切实的上岗信息,并且对重要的岗位进行在岗监控,确保该岗位一直有人。项目还可以对工地上一些昂贵的设备或需要保密的区域进行人脸识别的安保升级。”叶雨桐说。
不断地创新研发,让第六镜的路越走越宽广。目前,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全国首款人脸模块化私有云服务,已服务多家有相关技术需求的公司。在公司经营方面,截至2016年底,该公司已收入数百万元,并于2016年相继在成都、北京成立了分公司。谈到新一年的发展目标,叶雨桐说:“今年,我们计划把第六镜的三大主力项目智慧社区、智慧展会、智慧办公室项目在全国多处落地。这些项目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比如智慧社区里会有高科技的洗车装置——人脸识别智能钥匙柜,小区住户可以在洗车时把钥匙放进柜子里并设置洗车时间,再来取车时车就洗好了。同时我们将于上半年推出我们的智能产品‘迎宾系列\’,让人工智能便捷更多人的生活。”
·创业之星
新闻推荐
警方端掉步行街这家地下美容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