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刘曌琼 实习生 孙梦桐
“感觉找工作太难了,好工作要求太严苛,薪资待遇稍差的我自己又不满意,总之跑了很多招聘会,也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来自西安一所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张俊昊一谈到就业的话题便眉头紧锁。
毕业季将至,再过三个月,一大批高校毕业生就要告别校园,进入社会。那么,毕业生们今年找工作的情况又是怎样的?正值春季招聘期,记者也专门走访了西安几次大型的人才招聘会,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像张俊昊一样,找工作无疑成为了这群学生进入社会的第一道门槛。
除了年轻人关心的就业难,减霾难、治堵难、治脏难、办事难、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和养老难,一系列民生焦点牵动着百姓的切身利益,更引导着政府的施政方向。
解决就业难:增添一份对未来的保障
张俊昊告诉记者,找工作难是毕业生最纠结的问题。他说:“比如竞争激烈、压力大、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想创业又没有启动资金等等,这些虽然都是老问题,但又是每届毕业生避免不了的一道坎。”
西安作为西部的教育重镇,高校云集,每年的毕业生人数庞大。“就业难”已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针对大学生群体,我们将走进校园,选择一批高校,开展创业培训、就业指导。”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宁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16年我市针对大学毕业生、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分别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截至目前,我市已建了50个大学生项目孵化基地、100个大学生创业基地、500个大学生见习基地,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当然,就业问题不仅关乎学生群体的利益,它也牵动着不少返乡农民工和困难家庭的冷暖。“我在兰州当了七年的建筑工人,现在孩子上学了,家里开销也越来越大,想想还是回西安找工作,一是离家近,方便监护孩子,二是西安现在发展越来越好,工资待遇也比兰州那边好些。常年在外打工,现在就想知道咱西安有没有专门的政策帮助像我这样的人?”在西安人才交流市场,返乡就业的潘先生向记者诉说着自己找工作的经历与期盼。
近年来,由于西安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像潘先生这样的返乡农民工开始选择返乡西安就业和创业。对此,李宁君表示:“我们鼓励本地农民工返乡就业、欢迎外地农民工来西安就业,今年我们将按照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持续完善、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切实解决就业难。”
就业问题影响着千家万户,解决好“就业难”,不仅是为百姓提供一份工作,亦是带给百姓一份尊严、增添一份对未来的保障。
解决治堵难:还百姓一个通畅的出行
西安到底有多堵?记者在早高峰时间段乘坐出租汽车进行了体验,发现平时只需要10分钟的路段,在早高峰时期竟花了30分钟,而这在出租车司机王峰看来已经算是很顺畅了。
王峰告诉记者:“我平时开车也发现一个现象,现在西安主干道堵车比较明显,早、晚高峰来得早可结束的晚。哪怕是周末在长安路、南门盘道、边家村十字等交通节点处,缓行情况也很多。”
对此,西安市交警支队秩序处副处长胡伟涛在接受采访时说:“目前西安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超过250万辆,而且其中90%的车辆集中在城六区,但对比杭州、苏州、上海等城市,城区车辆仅占机动车保有量的一半或者一半以上,如此大密度的车辆分布必然导致城区内流量增加,进而使道路通行放缓;而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娱乐、旅游活动逐渐增多,市民群众出行需求也会随之提升,使得周末车流更多、晚高峰时间变久。”
关于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胡伟涛表示:“交警部门将进行勤务优化,在重点岗位、重点路段、重点时段等增加警力,进行治乱疏导,并提升快速反应机制;提升交通设施建设水平,高效率、高标准设置完善道路标志标线;逐步建立智能交通系统,将全市信号灯进行统一协调管理,通过流量监测掌握实时路况信息,形成智能调度处置的快速反应体系,点面结合进行调控,路口流量增加时,增派警力的同时,及时调控信号灯增加车流较多方向的放行时间,同时控制上游路口信号灯,及时对车辆通行引导分流;继续开展三轮车、违停、渣土车、危化品车以及小车等方面的专项整治;创新优化交通组织,例如已经实行的二环限低速以及”单排等候双排通行“,今年或将增加可变车道,通过车道通行方向的改变科学满足通行需求;改善公交专用道、非机动车道通行条件,增加彩色路面的施划,增设路口语音提示桩。”
另外,治堵难不仅要解决出行难这样的动态交通问题,还要解决停车难这样的静态交通问题。例如,一方面机动车辆乱停乱放的问题严重;而另一方面,不少停车场却又出现停车位闲置的现象。针对诸多问题,西安市交警支队的工作人员也表示,交警部门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治堵难”。
聚力破“九难”:让百姓多些幸福感
对于百姓的日常生活工作而言,办事难,看似“小”,但却很关键,而他们最希望不过是能够多节约些时间、少费些周折。
在厦门工作的西安人曹云上个月回西安办理签证等手续,她向记者描述了自己的办手续的经历。曹云说:“最开始我想这一趟怎么也得个一两个小时吧,记得前年我办同样的东西,就在办事大厅耗了一上午。没想到这次竟然用了二十几分钟就办好了,不知道现在西安这边的服务水平提高了这么多!我特别高兴,省下的时间刚好去买些特产带给同事。”对曹云来说,这样一次顺利的办事经历,让她收获了快乐与温暖,更为她节省下来了宝贵的时间。
正如办事难一样,民生“九难”,无一不是与百姓的幸福息息相关。因此,聚力破解“九难”,就是要让百姓能够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感受到真真切切的幸福。
如破解“看病难”,医疗服务“要上去”,看病费用“要下来”。据介绍,西安市进一步优化调整了市属公立医院资源布局,大力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面貌,实施了区县级医院、精神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等一系列建设项目;在10所城市公立医院开展了药品零差率销售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测算工作;积极打造“医疗联合体+全科医师团队”“县镇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两种分级诊疗模式,引导人才、技术、服务向基层全面下沉。建成了25个医联体,服务人口470余万。
在西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的报告中就提出了西安未来五年发展的行动纲领,这里面就包括了: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加快建设品质西安。报告指出,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更加注重改善低收入群体生活,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将完成决胜***脱贫;提高农村发展水平;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进健康西安建设等列为目标任务。我们相信,在如此清晰的思路指导下,民生“九难”的解决将会逐步实现。
新闻推荐
新闻摘要3月7日晚,《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数据发布之夜在央视财经频道播出。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解析大数据等方式,在百余个中国城市样本中,合肥和拉萨、成都、长春、银川、天津、长沙、武汉、海口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