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风中的母亲

来源:淄博晚报 2017-03-07 00:00   https://www.yybnet.net/
○孙学文

回忆二十二年前,不论是吹面不寒杨柳风里、七月流火的热浪中、萧瑟的秋风里、凛冽的寒风中,每逢星期六的下午,村南西边的土坡上,无一例外都有一位被风吹散的、花白卷发的女人站在那里守着。一华里之外,我就能断定,她一定是我的母亲!

走到近前,毫不客气地呵斥:你站在这里干什么?母亲总是笑笑说:在家闷得慌,出来透透气。周日下午,当我走出去一华里之外,回头远望,站在土坡上瞭望的、被风吹散花白卷发的女人,我知道,那还是我的母亲。再回家,我问:自己的儿子还需要远送吗?母亲总是说:我不过是出去走走,不是为了送你。但是,我知道:母亲站在土坡上远眺儿子远去的方向,不是送我能送谁呢?

如今,一切都成了过去式:1994年11月15日下午4点20分左右,在与父亲一起商量如何给最小的孙子过“百岁”的时候,母亲突发脑溢血不治,永远离开了我们,终年69岁。

二十二年来,被风吹散花白卷发的母亲,只有在梦中才能见到。

那天,当我在交通事故处理现场得到母亲病重的消息,冒着雨雪赶到博山第一医院的时候,见到的只是满身插满管子、嘴里含着呼吸器、静静躺在病床上毫无声息的母亲。这一天,我永远失去了亲爱的母亲!第二天,当我抱着母亲盼望的只有70多天的最小的孙子跪在母亲灵前的时候,人未言,泪先流,无语凝咽。

母亲出生在博山区石门乡龙堂村,是家中6个子女中的二女儿。14岁开始,母亲来到我们家做童养媳。她扁平鼻子、厚嘴唇、大眼睛、方脸盘、中等身材、小脚,不认识字,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母亲逐渐成了家里的“顶梁柱”。父亲从17岁开始在外务工,家里无论大事小情都是母亲出面应付。母亲一生共生育了10个子女,只有4男2女长大成人,生育的艰辛、生活的辛劳可想而知,但是从没有听到母亲抱怨过什么。我所见到的永远是快乐、慈祥、乐观向上的母亲。母亲养育了我们兄妹6人,同时还代养了邻近村里的另一个男孩,我的异姓哥哥“王群”。

1956年春荒时节,王群哥哥出生的前几天,我的一个哥哥出生几天便夭折了。王群哥哥出生不久,王大娘突发疾病不能自理。看着含泪抱着襁褓中的孩子来到我们家的王伯伯,母亲不顾抚养4个孩子的艰辛,不顾爷爷奶奶的坚决反对,一把将孩子搂到怀中。从那一刻起,母亲又担负起养育王群哥哥的重任。大约过了3年,王大娘病情康复,王伯伯把王群哥哥接走了。母亲日思夜想,以泪洗面,遇到年龄相仿的男孩,母亲总是跑过去,看看是不是她的“群儿”,那一年大病了一场。还好时间不长,三哥出世,母亲便给这个儿子取名叫“孙群”。

母亲的两个“群”儿都很优秀,成年后,一个“群儿”当了区环卫所的所长,一个“群儿”当了师长。

母亲不仅是家里的顶梁柱,还是近亲中的主心骨。她是处理各种关系的能手,不管是邻里关系、叔嫂关系、姑嫂关系、婆媳关系、母女关系还是母子关系,母亲处理起来都得心应手。现在想来,在许许多多剑拔弩张的场景下,母亲都会谈笑间使之化干戈为玉帛,以至于我们家几代人、几家子人一起生活了许多年,从没有过家庭不和的情况。孙家在村里大姓,占全村人口的近三分之一。近亲当中不论是谁,家里有大事小情都喜欢去找母亲商量,听听母亲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欣欣然离去。

母亲是一个爱憎分明说到做到的人。1990年左右,姨家表哥和叔叔闹矛盾并且还动了手,身在外地的姑姑闻讯赶回来对着母亲大发牢骚,表示出强烈的不满。一边是自己的亲姐姐、一边是爸爸的亲弟弟,夹缝中母亲处于两难的困境中。面对家人的指责,母亲无奈承诺:与自己的亲姐姐一家人断绝关系。母亲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以后的日子里,面对不孝儿子、儿媳,姨无人诉说,万般无奈自尽了。每每说到这件事,母亲的眼里总是流露出无奈和后悔,这可能是她一生的痛。

1984年一个秋雨绵绵的下午,放学回来,我发现母亲一个人坐在床上流泪,烟也不抽、话也不说,只是静静坐着。事后才知道:三哥所在的部队即将应招开赴云南前线。当天下午是二姐陪母亲到周村送三哥的。听着《血染的风采》、看到战场上威武的军人,当时我想:家里有人参加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应该感到光荣才对,母亲的行为不是太狭隘了吗?然而,当我也为人父的时候,才深深体会到母亲那时的心情!三哥在前线的一年半时间,不管是骄阳似火的中午,还是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只要闲下来,母亲或者拿上几个苹果,或者几个橘子,甚至是拿上几个馒头,拎上几柱香、几刀黄表,踮着小脚步履蹒跚地出门了,我知道母亲去寻找的是心灵的安慰,母亲去祈求菩萨保佑她的儿子平安归来。

一年半的时间里,听村里的人说:骄阳下、寒风中,总有一个花白卷发的女人站在村口土坡上,瞭望着通往村里土路。我知道,那就是盼望着儿子归来的母亲。一年多时间里,母亲跑遍了村子附近的大小庙宇;一年多的时间里,母亲的一头黑色的卷发逐渐变成了灰白;一年多的时间里,母亲的腰弯了,背也驼了;一年多的时间里,母亲也由低血压变成了高血压;一年多的时间里,母亲人明显变苍老了。

1986年,三哥从云南前线载誉归来,并荣立了一等战功。那可能是母亲一生中最高兴、最快乐的时光,母亲逢人便说:是党给俺培养了个好儿子,是菩萨保佑俺儿平安归来了。这一年的7、8月份,我们陪着母亲去登泰山。公交车刚刚行驶了大约3公里,母亲开始晕车,呕吐,先是食物和水、到后来是浓绿的胃液,100多公里的车程中,几乎没有停下过。到了泰安汽车站,母亲完全下不了车,是我们几个人七手八脚把母亲抬下车的,母亲一动不动地躺到了地上。此时我才意识到:一年多的时间里,母亲曾经3次登上泰山,是什么在支撑着母亲的精神?为了自己的儿子,为了千千万万和自己儿子一样的孩子,母亲作出了怎样的付出?

母亲的付出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6个亲生子女和一个抚养的孩子中,一个儿子成了师级干部,一个儿子成了正科级干部,一个儿子成了副科级干部,这在我们十里八村是绝无仅有的,这成了母亲一生的骄傲。1994年的春天,母亲逢人便说:我做了一个梦,观音菩萨让我一手抱着一个孙子,一手抱着一个重孙子。果然这的年7月,大孙媳妇给母亲生了个重孙子;70天后小儿媳妇给母亲生了个孙子,母亲的孙子梦实现了。

时光荏苒,岁月沧桑。不知不觉母亲离开我们已经二十三个年头了,母亲的音容笑貌常常浮现在眼前,儿时在母亲膝下嬉戏的场景时常出现在梦中。回想跟随母亲的时光,拳拳母子情深难表万一,悲悲切切不知所云,仅以此遥寄母亲。

新闻推荐

世回尧街道打响两个攻坚战, 旧城旧居改造遗留问题和环境综合治理齐头并进

本报讯(YMG记者李鑫通讯员赫岳)今年,世回尧街道紧紧围绕区委提出“打响两个攻坚、加速两个崛起”的部署要求,重点推进以红旗路立交桥和市级重点工程安置房手续办理等历史遗留问题,全力夺取旧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风中的母亲)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