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报纸,大视野;读文字,大情怀。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文学知识固然能够提高一个人的修养和内涵,但是每天看看报纸读读新闻,也能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无论是坐在公交车上还是走在路上,甚至在影院等待电影播放的间隙,都能看到有人打开手机浏览着什么。如果是在办公室,几乎人人办公桌上都有一台电脑,想看什么就有什么。于是,对于一些人来说,报纸被打入了冷宫成了鸡肋,一切信息来源都依赖于网络。然而我却钟情于报纸的细腻和深度。有人说我怀旧,有人说我保守。可是他们不知道,我喜欢读报是有原因的。
小时候在农村长大。那时家里很穷,每逢春节,那些烟熏火燎的墙和炕头上,父母就糊满旧报纸,以此来增加新年新气象。年前的集市上就会有好多城里人推着三轮车来卖他们
积攒的旧报纸,四周往往都会挤满买报纸
的乡亲们。农村人糊在墙上的报
纸,不到第二年春节是不会换的。那时候春节就在温暖的炕上,闲暇的父亲会指着报纸教我和弟弟认字。那大大小小的方块字和插图照片,我们每天都要抚摩好几遍。邻居亲戚来串门拜年,我就爬到炕上指着那些认识的字大声朗读,他们就会夸我聪明好学,是块读书的料。那种优越感更增加了我识字读报的兴趣。到上学时,我从报纸上认识的字就已经很多了。
上学以后,一份《中学生报》要到乡镇的新华书店才能看到。憧憬外面世界的我多么渴望多读一些报纸呀。经常去书店光看不买,售货员是不愿意的,为了读到一份心仪的报刊内容,我们五六个同学在暑假里采草种挖药材换钱凑到一起,然后共同决定买哪份报纸,这样大家就可以轮流阅读,就会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在阅读中找到无限的乐趣。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参军入伍,部队上
的报刊就很多了,在阅览室中在报纸里,感受
祖国的日新月异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倍感自
豪。后来成家立业了,每每工作一天回到家里,沏一壶热茶,翻开订阅的报纸,品读着来自各
地的信息,那种感觉,真是足不出户便知天下大事。尤其春节期间,一份半月刊的电视报就是一家人温暖的导向和谈论的热点。
如今,有人说从网络上能够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最新消息,不必花钱再订报纸,但我觉得,报刊是任何传媒都无法替代的行业。报纸是浓缩了的时讯,一份报纸的出版和发行往往经过编辑们的精心挑选和严格把关,把最有效、最真实、最适合大众口味的信息及时传播出来。而网络上虽然信息琳琅满目,但缺乏信息的依据和法度甚至虚假信息也是存在的。再就是一切电子产品都有辐射,时间长了会损伤身体。而报纸携带方便,随时随地都可阅读,看到兴奋之时,还可圈圈点点,剪报成集,或者挑错写个报评。看过后放置起来,什么时候觉得有用,再查阅也很方便。所以说网络虽然发达,但看报
纸的悠闲,翻阅捧读的情怀,岂是谁人都能体
会?在铺天盖地的网络资讯之中,若是抱着淡
定的态度去仔细阅读一份报纸,就能够领悟出
一些时光的感动和记忆的升华。
潮起更是扬帆时!一份报纸用求真务实的态度,脚踏实地的功夫,就会在智慧、真诚和责任中谱写时代华章,那些纸质岁月的温情故事,每每回忆起来总是凝重与难以割舍。因为怀念,我总是不舍地寻觅着岁月里的痕迹。一些故事历经人生的浸染,越来越恬静。一份报纸,一种情愫。
新闻推荐
违停没见贴罚单?没准儿已被拍移动“电子眼”上岗,每车7个高清摄像头,抓拍后实时短信通知
看看移动“电子眼”长啥样该系统安装在警车上,主要由车顶带有7个摄像头的警灯和车内的笔记本电脑组成。7个摄像头有3个在前方,2个在后方,两侧各有1个,开始工作后会往车内的笔记本电脑上实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