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青 作
□刘佳蕾
“今天我们已经丢失了引领那些一夜成名的年轻人的阵地”。在3月6日进行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文艺界小组讨论中,全国政协委员宋丹丹这样感慨。宋丹丹回忆,自己是老师手把手教出来的,老师们讲的如何做人在一入行就被打在了脑子里,“让我们知道应该怎么做”。宋丹丹说,“那么多年轻人都想做网红,可谁来真正引领我们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这是我的担忧。”(3月6日澎湃新闻)
捷径总是人性的试金石。社会生活的节奏越快,浮躁的情绪就越容易控制人们。在很多人眼中,做网红是一条很风光的捷径,不但赚钱又快又容易,还可以享受被人追捧的虚荣,有的网红发一条微博几秒钟评论就能收入不菲。过去的老艺术家讲求“德艺双馨”,为了演艺事业可以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用有内涵的艺术作品感动观众。而现在的年轻人成名呈现快餐化的趋势,有一张漂亮的脸蛋,哪怕演技不佳也有大把薪酬。因此“赚钱这么容易那还读书做什么”?这似乎成了梦想当“网红”的年轻人拒绝读书的理由。福州的一个小学生辍学打游戏,八个月不出家门,梦想就是做一名LOL游戏主播,这恐怕就是“奇葩”之一。
网红经济的野蛮生长,带坏的不只是年轻人的职业志向,它无情消解了这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与正能量。涉毒、涉暴、低俗、色情、骗局、谣言……在公共事件与公共利益上,少数“网红”故弄玄虚的声音、偏激极端的话语,戕害的是社会秩序的安全与稳定。不是所有的“网红”都能成为偶像,更不是当上了“网红”就可以任性无节操。那些通过脱掉衣服、卖弄无知、丢掉理智节操吸引来的关注终不能长久,更不能给社会带来任何有利影响,一定会被社会大众鄙弃,被时间淘汰。
新闻推荐
崂山搜救失踪驴友刘民军邹清香市蓝天救援队这个名字可能并不为广大市民所熟知,但正是这样一支以“少说多做默默奉献完善自我善待他人”为队训的民间公益性救援团队,自成立以来一直担负着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