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爱做的事,爱想爱的人。
李婧,跨界自由撰稿人。曾为某大型国企人力主管,后为写作辞职。现在创业并发起“100个城市生活的人”集体写作计划。豆瓣@mumudancing,微信公众号@鹿之角(id:mumudancing)。
1月份读完了中华书局版的《西游记》,恰逢后来《西游伏妖篇》上映,谈谈我对电影和原著的看法。
在许多人心中,这是一部烂片;但在我心中,它恰恰打破了86年电视剧对《西游记》的“完美”改造,还原了原著中恐怖黑暗、洞察人性的精神。
在周星驰的西游系列中,你可以看到这样的形象:一个丑猴子、一个絮絮叨叨的师父、一个纵欲的猪刚鬣、一个青面獠牙的杀人狂。恐怕看过电视剧的观众都接受不了这样的角色设置。而到了《西游伏妖篇》,再看到师徒间的蝇营狗苟、猜忌怀疑,更不曾想:原来齐心打怪的四人一直这样内部斗争?他们甚至想杀了对方!许多人以为这只是周星驰的无厘头改编,然而读过原著的话,你会大跌眼镜:他们本就如此。
举个电影中的片段为例。唐僧一行到比丘国闯下大祸后,国王大怒问道:“是谁干的?”唐僧二话不说把手指向了身边的孙悟空,“是他!”这不禁让我大声叫好,是的,唐僧就是这样的人!
在原著第五十六回《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里,孙悟空打死了路上打劫的草寇,唐僧装模作样给尸体念经:“他姓孙,我姓陈,各居异姓,冤有头,债有主,切莫告我取经人。”八戒笑道:“师父推了个干净。他打时却也没有我们两个。”三藏又多念了一句:“好汉告状,只告行者,也不干八戒、沙僧之事。”
大圣忍不住笑道:“师父,你老人家忒没情义。为你取经,我受了多少辛苦。如今打死这两个毛贼,你倒叫他去告老孙。虽是我动手打,却也是为你。你不往西天取经,我不与你做徒弟,怎么会来这里打杀人!”说完,猴子干脆又往尸体上捣了几棍。
事实上猴子也了解师父的为人。他说,你念那经也没用,我在天上地下都认识人,随你怎么告。唐僧没辙了,又翻了面孔说,“徒弟呀,我这祷祝是教你体好生之德,为良善之人,你怎么就认真?”一句“我都是为你好,我说笑呢”推了个干净。
这样的猜忌和博弈,在原著里比比皆是。孙悟空为被唐僧怀疑、被八戒背地里黑吃了不少苦。他原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上路,一心只想保护师父,但每每履行职责打杀妖怪后,那虚伪的师父总要来装一把“政治正确”,甚至念紧箍咒残酷体罚,让悟空心灰意冷。而八戒这样的队友当然不会心疼,不但不会帮说好话,反而雪上加霜倒打一耙。只要悟空落难,八戒的潜台词永远是“死猴子终于惨了”。
到第五十七回,天真的悟空干脆到观音那里大哭一场,心灰意冷回到了花果山。而就在这时冒出了假行者,给剩下的唐僧几人添乱。真假行者打杀之时,你猜唐僧、八戒、沙僧三人是怎么商量的?三藏道:“你可趁他都不在,到他洞里取出包袱,我们往西天去罢!他就来,我也不用他了。”
心疼悟空的我读到这里都要心凉一大截。原来师父从未把悟空当自己人,就是个利用的工具,有用的时候让他挡身护体,没用的时候用过即弃。然而再仔细对照一下,这不就是我们身处的现实世界么?放之职场也好,复杂的社会关系也罢,谁能保证每个人都是完美的猴子,一心只想保护师父上西天取经?连带队的人都不能保证。
说到这里,不知道你有没有失望透顶——什么?《西游记》竟然是这样的?是啊,正因为它这样,它才能千古流传,直到今天都在被人改编、被人想象。
周星驰就是将原著之精彩进行了加工再放大,将唐僧之虚伪放大一百倍,将八戒之婪放大一百倍,将悟空之暴虐放大一百倍——可想而知,原著本身的阴暗已经颠覆了常人的想象,周星驰的夸大更不会让人轻易接受。但能领略《西游记》之美的读者们恰恰会鼓掌叫好:这才是真正的西游啊,真正的艺术再加工!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全国人大代表郑杰结合政府工作报告建议,电信网络诈骗危害远超普通犯罪,应从法律源头入手,单设电信诈骗罪名,并提高定罪量刑幅度,以有效打击电信网络犯罪。作为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