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雇人代唱也需“打假”

来源:西安晚报 2017-03-07 12:53   https://www.yybnet.net/

■  朱昌俊

如果你是K歌的爱好者,手机里大概都会安装不少翻唱APP。若是资深玩家,或许还为这些APP里的“平民好声音”打赏过礼物。可你是否想到,这些翻唱平台上颇有人气的“唱将”,背后的声音可能是他们花钱买来的,为的就是骗你的打赏钱。(3月6日《北京日报》)

“变了味”的“翻唱”,其危害性不容忽视。一方面,花钱雇人代唱,欺骗粉丝的信任以获得打赏,按通常的理解,其实已与欺诈无异。而在实际情况中也容易引发各种经济纠纷,比如“被骗”打赏了大额赏金,粉丝到底应该如何维权?另一方面,这些找代唱试图“以假乱真”的行为,不仅仅构成了欺骗,不少还牵涉盗取他人歌曲、侵犯版权的问题。若纵容这种跨平台的代唱行为,无疑将影响原创音乐创作的积极性。

然而,对于这种几乎半公开化的雇人代唱现象,目前治理层面却表现得“无可奈何”。比如有知情人士就表示,一来在网上发歌的音乐人多用网名,不便确认身份,二来互联网上平台多、圈子多,发现了盗歌或者代唱,也很难在第一时间处理。但纵有这些现实原因,也不代表真的治不了。

首先,有必要从法律上明确这类雇人代唱以骗取打赏的行为的性质。比如,是否可按照对消费者的欺诈予以同等对待?当“欺骗”粉丝的打赏金额达到怎样的额度,就应该按经营欺诈处罚?其次,对于在网上直接兜售“代唱”的,是否也应该追究责任,甚至是相关平台的责任?再者,各类翻唱APP也理应建立刚性的把关责任,而不仅仅是靠自觉。

有必要看到,一些翻唱APP容忍代唱行为的存在,也有着利益驱动。比如,可在短时期内提升整个平台的用户歌唱质量,从而利于提升用户数量,增加用户的活跃度。但从长远看,对于代唱的纵容,其实将削弱各类翻唱APP存在的根基,因为虚假的代唱一旦发展到一定程度,势必让人反感,也违背了让更多音乐爱好者满足“翻唱”愿望的初衷。因此,监管部门对于翻唱APP也应实施监督责任的下移,如一旦查出存在代唱现象,APP平台也应负一定责任,并向社会公开。

随着互联网社会的深度发展,各式互联网应用的衍生,其中也可能包含着“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等现象,这就需要建立常态化的有针对性的“打假”机制。就此而言,翻唱APP中的乱象,无疑是再次发出了提醒,值得正视。

新闻推荐

单身也是一种生活

当女人被贴上“剩女”的标签,她就只是独秀一时的香花,孤芳自赏地过上一段暂时的单身生活。我也是大龄女,几年前“脱单”时,唱起了林志炫的那首《单身情歌》:“每一个单身的人得看透,想爱就别怕伤痛,找一...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雇人代唱也需“打假”)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