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当前,一些村委会在印章使用和管理方面存在不规范的现象,甚至有的村干部滥用、私用村章,导致“人情章”、“收费章”等腐败乱象出现。既违背了法律又违背了民心。为此,本周刊自今天开始,共推出三篇文章,介绍村章如何正确保管、使用及移交。
本报记者 胡明兵
无论在村民自治还是农民生活中,村委会印章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农民从出生到死亡,很多时候都用到,比如办理户口、申请低保、建设农房等。那么,村章如何保管,才能既便民,又不会导致权力滥用?安徽省各地村章保管存在哪些问题?近日,记者采访了一些基层干部及村民。
灵璧县渔沟镇马山村村民告诉记者,去年,他有事去村里盖章,村干部告诉他,村里的印章都交到镇里保管了,盖章必须找镇政府,给他造成很多不便。该村支部书记说,2016年村印章确实由镇里保管,考虑到村民便利,2017年镇里已将印章还给各村。
相关专家认为,村章镇管,从一定程度上能防止权力滥用,但却有违法之嫌,且给村民办事带来不便。村委会印章,是村级公共权力的象征,在办理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理应由村委会自行保管。
村委会印章应由村里保管,那么,具体由哪位村干部掌管呢?记者对此展开调查,宿松县复兴镇西口村支书告诉记者,他们村村委会印章有时会计保管,有时主任保管。
公章由村支书、主任保管的还有宿州市某村。该村一村医表示,他们村印章大多数情况下都在村支书或村主任手里,村民盖章需经村支书或村主任同意。有大事需要盖章,可能还要“表示表示”。
村干部保管印章,还有随身携带的。太湖县徐桥镇某村王支书坦言,他们村公章偶尔也有随身携带的现象,但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主要是在集中去镇里办事时,村里对公章的使用有规章制度约束,不会被滥用。
不过,记者调查发现,安徽省很多地方村章保管比较正规。当涂县姑孰镇宗和村种粮大户张某表示,该村印章由村文书保管,如果有事要加盖公章,首先要经村支书同意,然后去村文书处盖章。
根据规定,乡政府和县政府民政部门要加强对村委会印章使用管理的指导。村委会印章要有专人保管,保管人由村党支部、村委会提名,并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后决定。为防止乱用印章,一般情况下,印章使用的审批人与印章保管人不得为同一人。村支书、村主任一般不宜直接保管印章。
记者经大量调查却发现,目前安徽省村委会印章的保管,基本上能做到由村委会自行保管,但很多地方的村委会并未严格执行相关规定,有村支书保管印章的,有村主任保管的,有文书保管的,有会计保管的。有的地方村章保管工作比较松散,甚至有随身携带现象,村章保管工作有待改进,只有严格执行规定,才能既保证便民,又防止权力被滥用。
新闻推荐
全国人大代表郑杰结合政府工作报告建议,电信网络诈骗危害远超普通犯罪,应从法律源头入手,单设电信诈骗罪名,并提高定罪量刑幅度,以有效打击电信网络犯罪。作为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