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在《内篇·养生主》中的原文是这样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大体的意思是: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穷的知识,是很危险的。既然已经如此了,还去追求知识的人,就只能危困不安地过此一生了。养生的人不做好事去追求名声,也不做坏事而触犯刑律,依照自然之理,作为处事的法则,就可以保护身体,保全天性,可以养护精神,尽享天赋的寿命。相对于老子把不懂装懂作为一种缺点(不知知,病也),庄子对过分追求知识的行为给出的评价是危险(殆已),相当于我们现代经常用到的橙色预警,不能说庄子在危言耸听,因为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此类危险比比皆是。1月3日新闻报道中说一个儿童在游乐场中溺亡,而几米远就是玩手机的孩子母亲,近期这类的消息很多,如看手机掉进河里的大学生,玩自拍被高铁撞到的女孩等等,不胜枚举。如果说这些与我们距离遥远,那我们对周围开车接打电话甚至收发微信的行为,是否已经熟视无睹了呢?其危险系数该为多少呢?
身处知识爆炸的时代,个人认为求知也应该适度:一是要承认自己的不足,不懂就是不懂,但是我们可以借助技术的进步,把大数据交给计算机,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士,毕竟当今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二是要善于对繁杂的信息进行过滤,特别是要提高分辨能力和增强自身的战略定力,敢于取舍;三是要耐得住寂寞,面对浩瀚的信息,我们越来越没有足够的精力与时间去全面学习、掌握和挖掘,如果我们真想看,一天24小时沉浸在互联信息的海洋里都嫌不够。面对呈几何级增长的信息量,作为普通人,我们更需要一种理智与超然的态度区面对,“不知道”又能如何?在庄子《内篇·养生主》中有一则故事大家可能更为熟悉,那就是“庖丁解牛”,庄子将其与前面的文字放在一起,就是希望人们做事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做人要适可而止、游刃有余,不被名声所累,不为刑罚所苦(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因为名和刑一样,都是身外之物,可以理解为一种负担。王忠民
以上稿件、图片版权均属水母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母网”。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唐修岳本报通讯员姜懿珊明孝道、知荣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家住鱼台经济开发区滨湖街道解放居委会的吴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