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据新华社消息 快速发展的非银行支付(第三方支付)在便利网民购物的同时,也滋生出新问题。部分机构依赖上了吃客户备付金利差,甚至一些支付机构挪用、占用客户备付金。
中国人民银行日明确,建立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制度,纠正和防止支付机构挪用、占用客户备付金,保障客户资金安全,并引导其回归业务本源。
客户备付金存放分散乱象横生
客户备付金,是支付机构预收客户的待付资金,所有权属于客户,不属于支付机构。保障客户备付金安全,涉及公众利益,一直是监管的重中之重。
随着非银行支付业务的飞速发展,备付金规模在不断增长。央行数据显示,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余额已从年底的亿元,增长到去年三季度末的亿元;客户备付金利息收入占非银行支付机构总收入的9.%,占净利润的比例更高。
在利益诱惑下,一些支付机构偏离了提供支付服务的主业,通过扩大客户备付金规模赚取利息收入,变相“吃利差”,甚至出现了挪用、占用客户备付金等违法行为。
最终实现全部集中存管
在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大背景下,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统一纳入监管视线,已成为大势所趋。
这次央行明确要求,非银行支付机构应将部分客户备付金,交存至指定机构专用存款账户,首次交存的平均比例为%左右,最终要实现全部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
根据央行安排,各机构首次交存的具体比例根据业务类型和分类评级结果综合确定。从业务类型看,交存比例由低至高分别是:银行卡收单机构、网络支付机构、预付卡发行和受理机构。从分类评级看,风险较高的交存比例较高,风险较低的交存比例较低。交存金额根据上一季度客户备付金日均余额计算,每季度调整一次。
央行支付司有关人士介绍,备付金集中存管采用分步骤交存的办法,给相关机构适应期。第一期在今年4月日集中交存,随后逐渐提高交存比例,未来最终目标是,非银行支付机构办理的所有业务都在一个账户里面完成收、付。
为实现这一最终目标,相关基础设施正在抓紧建设。央行正在指导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组织建设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即“网联”)。未来通过这个平台,非银行支付机构只需要开立一个银行账户,即可办理客户备付金的所有收付业务。
引导支付机构提高服务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央行此次出台的办法,非银行支付机构存交到指定机构专用存款账户的客户备付金,是不计息的,而此前备付金是计息的。从计息到不计息,这个变化是为什么?
央行支付司有关人士解释说,不计利息是为了防止非银行支付机构以“吃利差”为主要盈利模式,理顺业务发展激励机制,引导其回归提供小额、快捷、便民小微支付服务的宗旨。之所以分步实施,是希望把政策意图先释放出去,让非银行支付机构根据政策要求,逐步调整未来业务方向,进行有效转型。
非银行支付是网购中常用的工具,这次的备付金集中存管是否会影响百姓正常网购?央行支付司有关人士明确回应,这项政策的实施,对支付机构会产生一些影响,但对老百姓使用非银行支付没有任何直接影响,只会让老百姓的资金更安全。
新闻推荐
似美剧《绝命毒师》高校副教授竟开公司制毒 生产新型毒品销往国外,年收入400万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在美剧《绝命毒师》中,高中化学教师沃尔特·怀特利用化学知识制造毒品,走上犯罪道路。在湖北武汉,身为某著名高校化学与化工学院副教授的张析(化名),也走上了类似的路。因涉嫌走私、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