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橙色的,大约厘米长,一支支筷子般的“香"平静地躺在桃州镇塘口村党群活动中心前的空地上,舒服地“晒"着冬日里的暖阳。
晒香的支板由四块木头搭成,中间撑着一张白色镂空的网,几十支香就放置在这张网上,整个支板达十多斤重。正在晒香的是岁的陈开华,作为这个新建的制香厂的厂长,看上去个头不高、有些瘦弱的他心中却藏着一本带动集体致富的“经"。
制香厂建在塘口村党群活动中心对面,全自动化的机器是它的心脏。“这排平房原来是塘口村小学,后来村委会搬进来办公,直到今年新的党群服务中心建好,村里才把它作为集体厂房租给了我,我了解过,我们是全县唯一一家用机器生产的制香厂哩!"陈开华乐呵呵地说,凭着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厂里的工人可以有自由的工作时间,可以在农忙时照顾到家里的农活。
据了解,陈开华的制香技术从福建引进,以木粉、竹粉、面粉为原料,环保无污染。不仅如此,当陈开华笑着把包装好的“香"一把把放到桌上,只见这香的包装上还贴着“全家平安"、“心想事成"、“步步高升"等字样。“这香呐,也不都是用来祭拜,但都有着好寓意。"他亲切地笑着,眼神骄傲。
他必然是开心的,因为如此制作精良而寓意美好的香有着很广阔的销售市场,目前已销往宣城、宁国、苏州,下一步还将通过网络营销等方式销往福建、广东等地,到时他厂里的员工大概能增至多名。“这可以带动更多的村民就业,来这上班的月收入基本都可以达到两三千,算是给村里赋闲的年纪大一点的人带来一点收入。"陈开华说这才是他的初心。
制香厂得到了村两委的大力支持。“这是村里致富的试点,厂房租金可以作为村部集体经费,企业在这扎根、壮大更能解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塘口村下派书记张建告诉记者。
“在这里做村官感触最深的是这几年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塘口村的大学生村官叶修华说。是啊,这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便民服务大楼盖起来了!村中道路修起来了!以草莓产业为中心的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也将开始运作起来!
“姐妹相邀摘草莓,鲜红梦呓满篮堆",草莓种植棚里,红嫩新鲜的草莓似娇羞的少女藏匿在绿叶丛中。刚刚摘完草莓的村民们驾着三轮车迎面驶来,车上一篮蓝草莓正要被运到市场。如今,塘口村草莓种植已初步形成特色产业,成立草莓合作社3个,大棚草莓种植面积达余亩,人均收入达余元。“接下来我们打算建立自己的草莓品牌,由村部统一设计、包装,销往周边县市,从而给村民带来更大的收益。"张建说。
从制香厂到草莓品牌,塘口村积极推进着新农村的发展,因为所有人都有这样一个心愿:让经济腾飞发展,让村民生活幸福。
(杨雅文 张秀香)
新闻推荐
夏传寿过去谈婚论嫁,年轻人自己没有权利谈恋爱,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里说两个媒婆做媒的故事——(一)有这么两个青年男女,女的家境富庶,只是嘴巴豁了。男的不仅家徒四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