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学生实习咋成了骗子的帮凶关注

来源:西部商报 2016-12-29 00:00   https://www.yybnet.net/

和法堡

“学校组织我们在校内实习,但日常的工作却是冒充环境保护志愿者,通过拨打陌生人电话获取一些私人信息,怎么感觉有些像诈骗。”近日,河南林业职业学院经济贸易系多名学生向记者报料,他们被要求到校内一实训基地实习,但实习的日常工作让学生们有些不安。 

(月日《大河报》)

看了这条新闻,笔者产生两个直觉:一是学校组织学生实习,走的不是正道,是在把学生往违法道路上推;二是学校老师有可能把学生实习当成“商机”,捞取不义之财。否则,怎么会出现实习内容是每天打电话获取他人信息这样的荒唐事?

须知,现实中一些骗子对公民个人信息了如指掌,最关键的一条是公民个人信息遭泄露。而公民个人信息一旦泄露,不但助长了电信诈骗犯罪,而且公民的安全也会受到极大威胁。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这么点“小儿科”常识,我想学校老师不会不知道吧?

可想而知,学生实习却干一些坑蒙拐骗的勾当,即便将来走上社会,也可能不走正道。若此,岂不是“坑儿”?为师者又怎能对得起自己的职业道德和天地良心?不客气地讲,这与逼良为娼没多大区别,简直是羞辱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称号。

当然,学生实习之所以沦为询问他人个人信息的勾当,背后肯定有为人所不齿的猫腻。据了解,实训基地的大股东是经贸系主任李某某,有多名教师参股。而获取的个人信息将会以每条4至8元的价格出售给保险公司。真不敢想象,会有多少公民因个人信息被变成“商品”而成诈骗对象。

这就明摆着,这种实习可能是信息诈骗链条上的一环,无论是基于确保公民个人信息不受侵犯来考量,还是从净化学生实习环境,让实习真正成为学生走向社会的跳板的角度来说,对于学校组织的这种完全变味的诈骗式实习,必须依法严厉追究学校及涉事老师的责任。否则,类似的荒唐闹剧还会发生。

新闻推荐

辽宁药师考试舞弊案:两名教师被定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

据新华社电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法院近日对该市年全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舞弊案一审宣判,共联系名考生并收取作弊费用.8万元的两名教师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因犯罪情节轻微、自愿认罪等,分别免予刑事...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学生实习咋成了骗子的帮凶关注)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