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的电影院很热闹,两大新片《罗曼蒂克消亡史》和《长城》都将上映,一部是葛优率领众星演绎旧上海众生相,一部是马特·达蒙和景甜一起打怪。不喜欢热闹的也可以选择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网红”纪录片变成电影后,也依然保持了水准。
《罗曼蒂克消亡史》
葛优出演影版杜月笙
这个贺岁档最神秘的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昨天也揭开面纱,在本周新上映的电影中口碑最好。影片故事发生在年,葛优饰演的陆先生是叱咤上海滩的黑帮大佬,外表温柔儒雅,但做事残忍,正面遭遇侵华日军施压,被卷入一场暗杀阴谋,身边兄弟、女人、亲信一一惨遭牵连,其上有已归隐的帮派首领,其下有与日本人暗通款曲的帮派三弟,不仅要在家国大义与兄弟情深中做艰难选择,更要在随心所欲的交际花与柔美忠心的舞小姐中处理情感纠结。
和导演程耳的前作《边境风云》类似,《罗曼蒂克消亡史》依然采用了非线性叙事,且风格冷峻。此外,影片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主角,而是一组群像:黑帮大佬、小弟、日本间谍、妓女、女明星……即便是葛优饰演的大佬陆先生,角色也仅犹如穿针引线之人。
在观众的眼中,葛优不是出演喜剧角色,就是扮演像《活着》中的福贵这样的小人物,顶着板寸的短发,穿起灰色大褂,拄着拐杖,葛优扮演起了一个表面温柔,内心杀伐决断的上海滩黑帮大佬陆先生,剧中台词加上扮相,不难猜出陆先生的原型就是杜月笙。
这样画风突变的葛优,着实让观众有点接受不了,程耳曾在采访中表示,首先要克服观众对于葛优的一贯印象,而葛优的演技也使他无需借助发型、剧情、拍摄方式来摆脱以往塑造的荧幕形象。
《长城》
中国也有了世界级怪兽
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长城》昨天公映,老谋子加上群星的号召力,使得电影票房半天过亿,这对冷清了大半年的内地市场来说实属难得,温吞的贺岁档观影市场终于初现兴奋。对于该片,较一致的评论是视效一流、娱乐性超强。
该片集结了马特·达蒙、景甜、佩德罗·帕斯卡、刘德华、威廉·达福、张涵予、鹿晗、彭于晏、林更新、郑恺、黄轩、陈学冬、王俊凯等一众中外明星,阵容空前强大,实力与颜值并存。此外,中西方表演风格的结合也成为电影的一大看点。当然,电影“高颜值”的明星阵容更是影迷们的福利,一部电影就可大饱眼福,有帅哥也有美女,“无影禁军”众人还被称为“史上最高颜值军队”,《长城》堪称“今年贺岁最养眼的电影”。
长城是全世界都熟知的中国标志,电影选择长城作为故事的起点,融入中国的历史和神话传说,构建了一个在全世界范围都通俗易懂的中国故事。电影中的长城是守护人类世界的最后一道屏障,在长城内部设有完整的军事构造,重重机关,分工明确,防御上古神兽饕餮进攻。电影的创新之处在于将长城变成了一座巨大的“陆上航母”, 在保留长城本身防御作用的基础上又充满想象力地赋予其攻击性。从抵御外敌入侵到抵御怪兽“饕餮”攻击,电影从“人与人”的战争之中跳脱出来,也让“长城”代表的那种无私无畏的精神象征更为具象。
饕餮的原型来自于中国志怪古籍《山海经》,电影首次将饕餮的形象搬上大荧幕,世界著名的维塔工作室花费了七八个月的时间设计出了稿,并划分完整的饕餮体系,视觉化呈现人们对于中国上古神兽光怪陆离的想象力。神话中饕餮因贪吃被撑死,因此成为“贪婪”象征。电影讲述一场无影禁军与饕餮的巅峰之战,也是展现了人性与贪欲之间的斗争。这些都体现了张艺谋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认可和民族文化传承的坚持。不仅如此,此次张艺谋携中外的优秀电影人一起,将来自于中国的世界级怪兽饕餮搬上大荧幕,也让全球观众都能领略到它的威力。
《我在故宫修文物》
变成电影仍然很好看
电影版《我在故宫修文物》昨日正式在全国公映,影片通过文物修复的历史源流、“庙堂”与“江湖”的互动,近距离展示了稀世珍宝的“复活”技术、文物修复师的朴素日常与“择一事终一生”的修身哲学,呈现“文物医生”的精湛技艺和他们代代相承的匠人精神。在此前的十二城路演点映场中,上座率居高不下, 口碑颇高,观众认为这部纪录片变成电影仍然很好看!
年2月,三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B站上一炮而红,点击率超百万,弹幕超过万条,豆瓣评分高达9.4 分,评分超越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9.3 分),以及年度好剧《琅琊榜》(9.2 分),成为纪录片“网红”,不少观众因为它而改变了对纪录片的刻板印象,纷纷力赞其为“最好看的纪录片,没有之一”。
电影版并非原本剧集的浓缩版,剪辑时间长达7个月、最终成型的分钟电影版中,悠扬的背景音乐勾连画面的起承转合,交代了修复师们的日常工作及生活状态。其中一大亮点是旁白的消失,导演萧寒认为,“旁白退一步,可以让观众更近距离地接近和感受”。电影的摄影师李为则表示电影中推门的声音、雷电交加的声音、钟表的声音,还有每位修复师傅的面容等细节都几经斟酌取舍,值得细细品味,可以带给观众久违的平静与真实。
无独有偶,十二城路演以来,观众也纷纷赞叹影片独特的静心效果,表示看电影的一个半小时里感到了久违的平静和轻松。“对于长期忙忙碌碌的我们而言,这是一次在电影院里面的修行,就像进入了梦境,进入了修复师们的生活里,看着师傅们用时间来缂丝,用静气修缮文物,内心也不知不觉静了下来”、“影片让疲于奔命的心学会慢下来,待得住。每一个与文物交谈的当下,更深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不枉世间走一遭。”
■同场加映
《少年》公映,合肥造势
郭晓东努力地
演了个坏人
晨报讯 昨天,由杨树鹏导演的小成本电影《少年》也在院线公映。当天,该片主演郭晓东、郭姝彤来到合肥为影片造势,在这部犯罪题材的电影中,一贯以好男人形象出现的郭晓东饰演了一个坏人,还是很变态的那种,郭晓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导演找他来演的时候,他觉得很抓狂,但是为了演这个坏人,他还好好学习了一番。
电影《少年》讲述了少年和成年人之间的博弈与对抗,由一场离奇的白骨案展开,复仇的种子一旦萌芽就只能继续向前走,不能回头。郭晓东饰演的李志民是电影中的头号反派,不但暴力成性而且还是潜藏多年的杀人犯。
郭晓东此次颠覆出演大反派,成为了观众眼中妥妥的变态大叔,虽然第一次饰演这样的角色,但是郭晓东却非常投入,他告诉记者,“演完这部片子,就想要大家恨我。”为了让大家恨他,他也是花了不少功夫。在片中,郭晓东的职业是指挥家,为了不在银幕上露怯,他找了专业的指挥家来学习,在片场总是拿着指挥棒挥来挥去。同时,为了走进角色的内心,郭晓东在诠释角色时加入了很多细节化的东西,比如眼角不自觉地抽动,都让人印象深刻。
郭晓东的演技是公认的,他饰演过很多小人物,在文艺电影中更是表现不俗。在《暖》、《推拿》等文艺片中,郭晓东通过自己对于人物的理解,将角色的内在演绎得十分饱满。在他看来,电影不分大小,故事和角色能打动他,才是最重要的,“演员和角色的关系应该是热恋的关系,如果你不爱那个角色,是怎么也演不好的。演员就应该是一汪清水,角色是器皿,根据角色把自己变成该有的样子。”
郭晓东对和他搭档的欧豪、郭姝彤等人给予了肯定,对片中饰演他女儿的郭姝彤更是大赞有加。
晨报记者 索苏静
新闻推荐
□王国华我有一个表弟,初中肄业,在省城做生意。后来越做越大,不仅光耀门庭,而且为四邻八村的乡亲们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去年一个晚辈考上大学,和我闲聊时,他说对自己帮助最大的就是他的表叔(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