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一芳
叫外卖,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就餐选择,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已达1.5亿。不过,外卖的质量安全问题一直令人担忧,外卖平台频现“黑作坊”“幽灵餐厅”等问题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给餐饮安全带来很大隐患。依据今年月1日正式实施的《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外卖平台,俗称“跑腿公司”,应当对入网商家实行登记审查,并公示证照。该办法实施1个多月来,外卖餐厅是不是做到了证照齐全?外卖管理有没有更规范?外卖餐点能不能放心食用?这些都是与老百姓日常饮食息息相关的问题。
近年来,网络外卖为餐饮业增添了活力,给顾客们带来了方便,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难题。和互联网约车类似,外卖平台是互联网共享经济模式的代表。在没有外卖平台的时代,尽管也有餐馆提供外卖,但是因为呈分散化经营,一般只有电话点餐,用户体验较差,外卖并未形成气候。外卖平台将提供外卖服务的餐馆集中起来,在客户端提供菜品的图片、价格,而且用户可以从容地用手机APP选择餐馆,很快将外卖发展成为主流的餐饮经营模式。随之而来的便是,外卖质量问题究竟如何保证。
外卖质量问题,多源于餐馆无照经营乱象,为此,各级政府的工商部门和卫生部门首先应当介入。但是,一个实体餐馆能否经营,与餐馆能否入驻外卖平台,并非一码事。在不乐观的食品安全形势下,外卖平台显然不能“默认”商家毫无问题。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从食品安全法到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都明确了外卖平台的主体责任,特别是平台对入驻商家的审核和管理责任。如果外卖平台蓄意容留线下无证照餐饮黑作坊,甚至为其披上合法外衣,理应受到法律制裁。
遗憾的是,从现实的情况看,外卖平台并未完全尽到对无证照餐饮的监管责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放任了此种“混乱局面”的发生,这就使不少商家钻了空子。如此状况,显然让消费者难以忍受。外卖平台不是食品安全问题的旁观者,作为有专业判断能力的服务商,外卖平台有责任监管、检举不良商家,而不是一边装无辜,一边默许有问题的商家进入平台。
我们乐见外卖平台给日常生活带来的积极变化,更希望外卖企业能够“不忘初心”,主动承担监管责任,强化对餐饮商户资格的审核,严格把关,绝不让无证、假证的商家入驻,为消费者提供最安全、优质的服务。
新闻推荐
铁腕治腐败挺纪拍“贪蝇”——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综述
近年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强化执纪监督问责工作中,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坚持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抓起,扎实推进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努力以反腐败工作的实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