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老师遭遇奇葩研究生”“某学校最极品老师大盘点”……在高校老师和学生的朋友圈里,这样的内容总会屡屡刷屏。一边是老师吐槽学生,一边是学生吐槽老师,一些私下无法协调的问题甚至会在网络上“撕”,成为一个又一个吸引眼球的新闻爆点。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通过调查发现,随着网络平台的不断发展,曾经封闭在象牙塔里的纷争随着网络的放大成为吸引眼球的公共事件,高校师生关系也变得更加复杂。
面对更加“不安分”的学生
曾经,人们对后大学生的“叛逆”进行批判,而如今随着后占领大学校园,不少高校教师发现,现在的大学生更让人“看不懂”了。有高校教师表示,这一批学生更自我、更开放,也更激进。
这“不安分”的学生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要分”。
“每次考试出分后,教务处就像菜市场一样。”一位在高校任教的任老师告诉记者,前几年很少听说的“学生要分”现象,如今在她的学校里越来越常见,而且似乎有成为一门“大学必修课”的趋势。
令人奇怪的是,“要分”现在可不是差生的专利,而是整个学生群体的行为。“关键是,他们会觉得别人去要分了,自己不去就会落后,所以一出分就都去磨老师。”任老师说。
任老师表示,“差生可能有一个‘合格\’就可以了,越是学习好的学生越会来‘要分\’。他们会罗列出各种理由,保研、出国、申请奖学金、评优,好像你不给他提分上去你就是跟他的人生过不去。”
学生的“不安分”还表现在,学生比老师还要“世俗”,老师反而被学生“社会化”。
一位高校老师说:“现在学生发红包很普遍。”这位老师表示,自己曾经收到过一个班长的红包。“他各方面都很积极,就是学习差一点,所以可能就想用这种方式提高自己的成绩吧,每次考试后就给我发微信,我觉得真是挺恐怖的。”
此外,“老板”这一称呼在导师与学生之间流行多年,师生关系之间仅靠利益维系的现象越来越多。北京某知名研究机构的一位老师告诉记者,他遇到叫自己“老板”的学生,表面对老师十分尊敬,但是一检查研究成果却发现,很多内容都是应付了事,对于导师平常安排的工作也是能拖就拖,能躲就躲。
网络放大镜下,脆弱的师生关系如何维系
在社交网络的普及下,高校教师成为被网络评价“绑架”的一群人。
当高校出现学生延毕、退学、患病甚至自杀等极端案件时,不少相关的“爆料文章”总会充斥朋友圈,愤怒地列举着导师的种种不当行为,仿佛老师们都有自己的“阴谋”,而当有关部门介入后,那些耸人听闻的故事也无法“坐实”。即便如此,那些案件背后的故事则像“野史”一样在学校间流传。
事实上,网络环境下的师生关系夹杂了更多噪音,“好老师”的标准也早已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为师之道,太多的口水仗最终都只剩下一个“无解”的结局。
记者观察到,在各种评师网站、考研网站中,学生们都可以搜索到关于某一位老师的“综合评价”,这种评价除了老师的学术成绩,还包括选课是否“好过”,是否为难研究生,是否好说话等。
一所高校的教师石琪告诉记者,如果考试后给同学打分低,网络的“好评率”就会下降,网络口碑降下来了,选课人数就受到很大冲击,报考的研究生人数也随之降低,而这种“差评”还会在一届又一届学生中“口口相传”。
石琪表示,如今高校里很多教师为了迎合学生,降低自己课程的要求,不要求出勤率,甚至保证“没有人挂科”,换来的结果是学生评教的高分数,网络上的“好评”,以及每学期爆满的选课安排,最终还会得到“优秀教师”等奖励。
然后,老师们就可以“不操心”教学的事,安心做科研、评职称。
“但是如果老师都是这样,学生的素质怎么保证?高校教师不关心教学,这一代又一代支撑国家发展的人才如何培养?”石琪感到十分焦虑。
即使如此,不少学生仍然“懒得学”。石琪表示,她的课程从一开始的“闭卷+划重点”变成了“半开卷”。“但是就算你划了重点,开卷了,他们也答不好。有同学说,我给他们划的重点里面有英文材料,就懒得看了。”
然而,面对这些网络舆论,不少教师难以对此进行“反击”。一方面,网络言论多为匿名,即使已经上升到诽谤的程度,老师们由于精力有限、取证困难,难以真正采取一些有效的应对办法;另一方面,就算可以深究,老师们对于网络攻击也不愿运用司法等程序,因为这可能会“毁掉学生的未来”。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老师均为化名)
据《中国青年报》
视觉中国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连日来,弋江交警大队重新设置辖区内交通标志标线,规范道路交通秩序。近日,弋江交警大队排查安全隐患时,发现辖区许多路段交通信号灯不符合标准、配时不科学、自动化程度不高;设置的交通标志标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