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今年“双十一”要警惕这些新骗术

来源:西部商报 2016-11-09 00:00   https://www.yybnet.net/

据新华社电 质量靠谱不,真打折吗,会不会买到假“爆款”……每年“双十一”,这些问题都困扰着消费者,举报量都会成倍增加。随着今年“双十一”的临近,多年来的这些担忧会有改变吗?近年来,在政府大力整治,以及平台和商家自律下,网络消费环境有改善吗?  

记者采访发现,今年以来,假冒伪劣、虚假打折、“炒信”等网络消费骗局有增无减。国家发改委12358价格监管平台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网络购物举报量连续5个月同比增长超1200%,其中,6月、7月增幅更是高达2447%、2622%。

业内人士分析,六七月份举报量剧增的背后,正是各大电商平台年中大促时间,“双十一”恐怕更“难逃”举报量大增的局面。被采访的网购者认为,一些不良行为依然存在,只是换了一个“马甲”。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一份调查也佐证了消费者的说法。

这份调查显示,目前网购环境中又出现六种新“病毒”要警惕:

1 还是“刷单”,但如今“刷单”更有针对性,大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之势。一位网购消费者对记者说,自己对某个网店销售的某商品作了差评,但没想到一个多小时后就被淹没在了“水军”的好评中。

2 价格标得很低,但当消费者拍下时,就变成了需满足“附加”条件才能享受低价。

3 当附赠品出现质量等问题,要求售后维修或退换时,商家不予理睬。

4 网购骗术不断升级,“假客服”通过私人手机号码或短信形式告知消费者订单异常,致使消费者上当。

5 朋友圈晒订单、晒转账截图,其实,转账记录、聊天记录、买家好评,都是有软件自动生成,以假代真。

6 钓鱼网站制作的“有毒”二维码,只要网购消费者扫一下,卡里的钱就会轻轻松松被刷走。

“虚假交易、刷信用等情况是网购消费中独有的。”北京市汇佳律师事务所律师邱宝昌指出,这给监管部门治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为案情基本都是跨地域的,需要各地监管部门联合打击。

历经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专家认为,作为电商大国,在做大“增量”的同时,还要不断“提质”。治理网购乱象需政府、企业、消费者共同努力。

新闻推荐

楼市新政第二波来袭 多城调控再添猛料

据中新网消息楼市调控再升级!现在要在深圳买房,要为首付准备更多的钞票了。15日起,深圳公积金缴存职工家庭名下在深无房的首付比例最低为30%,名下在深拥有1套住房的首付比例不低于70%。而在...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今年“双十一”要警惕这些新骗术)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