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刷单造假、消费欺诈现象严重、巨额推广费用令商家不堪重负电商“潜规则”肥了平台瘦了商家

来源:西部商报 2016-11-11 00:00   https://www.yybnet.net/

据新华社电 对商家而言,这是一场“磨刀霍霍”的获利盛宴吗?对消费者而言,这是一个能够买得“物超所值”的狂欢节吗?在“双十一”活动举办八年之际,记者走访北京、浙江、广东等多地,既看到了如火如荼的网络购销盛况,也了解到依然有严峻的刷单造假、消费欺诈等不良现象。平台已在电商产业中占据压倒性优势的背景下,这些现象、问题无一不指向多年亟待医治的痼疾——电商“潜规则”。

巨额推广费用:

肥了平台,瘦了商家

营业收入达8.2亿元,商家获净利润却为-3754万,投入购买流量的推广费用高达9492万元;成立一年时间左右的淘宝店铺推广成本每天达500元至1000元

电商平台未曾公布过商家经营健康度状况的相关数据。有资深电商人士发现,很多身边的网络商家苦心经营多年,却只有销量没有利润。利润到底去哪了?

最重要的原因是成本过高。根据记者调查,不少网店的实际经营成本已经高于实体店铺。一位大型电商平台高管表示,推广费用是平台的主要收入来源,也占据了中小电商的主要成本。在电商平台上经营的商家根据自己的需求出价,按照流量竞价购买广告位,平台根据商家出价从高到低进行展示,商家并不知道其他商家的出价,如果发现自己店铺的流量下降,只能再次提高竞价。这种模式的弊端是,当电商平台上累计的商家越多时,想要获取流量就异常困难。特别是当现在移动端占据成交比例80%的时候,想要在为数不多的移动页面上靠前展示,难上加难。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说,企业在电商平台上面的营销成本大幅提高。虽然电商平台能给商家带来很多流量,但这些流量分到海量的商家后每家资源都很稀缺,商家需要不断购买流量吸引新顾客。

在天猫排名女装销量位居前列的韩都衣舍,2014年营业收入为8.2亿元,但净利润仅为-3754万。2014年主要投入购买流量的推广费用高达9492万元。

根据曹磊对电商行业的研究,当前每个品类的网店可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排在最顶尖的行业1至10名商家,他们的引流成本约占收入的10%至20%;第二类是行业排名10至100名的商家,引流成本占比约在20%至40%;第三类处于金字塔最底层,排名在100名以后,也是基数最大的群体,他们甚至要靠收入的40%来引流,如何维持这么高的流量成本?很多情况下,要么就是巨额投入后巨额亏损,要么就只能依靠假冒伪劣和坑蒙拐骗。“前十名都未必能赚钱,别说后面没有优势的商家。”他说。

记者走访一些商家发现,成立一年时间左右的淘宝店铺推广成本每天在500元至1000元,交易中大量的投入都送给了电商平台。

“价格大战”:

网货假冒伪劣根源未除

价格足够低才有竞争优势, “双十一”模式过度膨胀,逐渐蚕食国内制造业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多年累积起来的创新和品质基础,让大量民营企业被无情地绑定在低价、低质的传统恶性价格战之中

同样被诟病的还有假冒伪劣产品和价格欺诈。互联网专家方兴东表示,产业角度看,电商对产业影响最大的问题就是劣币驱逐良币,以次品挤压良品。在电商平台机制中,价格足够低就可以体现出竞争优势。假冒伪劣降低了成本自然成为竞争优势。“如果一个企业被其他优秀的企业打败了他无话可说,但总是被比他差的商品打败,挤压了正规企业,他自然不服气。多年来民间的对电商平台的怨恨主要来自这里。”

“价格战是最伤害企业的,”顺德一电商品牌企业负责人说,但是平台的话语权过大,越来越垄断,商家都是弱势群体,也没有办法。

记者采访了广东、河北等地的多个淘宝商家,他们几乎都表示,由于行业竞争没有个标准,产品价格一直往下降,同质化严重,低价竞争激烈,产品价格只得越做越便宜。一位售卖户外箱包的商家举例说,有一款包定价29元,但有的工厂为了竞争做出来卖19块9还包邮,赔钱也卖,价格低了肯定会降低品质,辅料、人工成本都得压缩,不仅企业利润低,产品质量也不好,退货率高,差评率也高,往复恶性循环。

“双十一”发展至今,销售愈加火爆,消费者购物踊跃。但究其原因,并非主要因为产品创新、质量提升、品牌做强或是消费体验优化,其本质仍是由低价至上主导的传统价格战。为了维持用户流量、取得竞争优势,受诸多因素裹挟的商家唯有迎合这种低价集中促销商业模式,拼命挤压正常利润空间甚至“赔本赚吆喝”,进而迫使生产厂家不断压缩生产成本,用质次价低的原料来生产价格更低廉的产品,最终导致以牺牲产品品质、放弃升级创新来实现低价。

专家表示,“双十一”模式的过度膨胀,会逐渐蚕食国内制造业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多年辛辛苦苦累积起来的创新和品质基础,让大量民营企业被无情地绑定在低价、低质的传统恶性价格战之中。

方兴东说,特别是一些有成长性、竞争力强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他们不是被创新打败,而是被低价质次的产品打败,所以怨言很多很不服气。

同样,电商平台对上下游的压榨也开始显现。一位快递公司管理人员抱怨,快递公司在“双十一”期间备人、备车、备场地,就了为确保全年业务量的峰值几天不出问题。但当“双十一”过去业务量回归后,产能过剩的问题开始凸显,行业在激烈竞争下陷入无法自拔的“血泪价格战”。消费者不仅经常迟迟收不到商品,而且刚刚到手的商品也因为与预期差距较大转手又退给快递员,非理性的透支消费一次次搓摩消费者的耐心。

上述人士认为,虽然这些年各公司备战“双十一”越来越有经验,但靠“人海战术”迎战的模式依然没有改变。

刷单刷好评:

虚假繁荣伤及诚信根本

“当别人都在刷单你不去,就等于被动等死”,每单刷单成本高达几十元,每单平台都要抽走佣金;网店交易金额虚高,实际上只是虚拟数据在空转

来自嘉兴的一位网店商家黄先生没有想到,带着开网店打通线上销售渠道的想法,让自己在一年多时间内亏损了五六百万元。

去年“双十一”期间,黄先生开始尝试用刷单增加店铺的信用等级,他周围的朋友也有三四成存在刷单虚假交易。他对记者表示,当别人都在刷单你不去,就等于被动等死,但高额的刷单费用对于中小商家而言,则是主动找死。他给记者计算,每刷一单要有真实的成交费用和物流费用,例如售价200元的旅行箱,每一单刷单成本高达几十元,其中电商交易的真实佣金让中小商家越来越亏。“一开始平台根本不管你是不是刷单,只要能赚到佣金就行。”

他说的佣金是电商平台对商家在网上交易的抽成,他的佣金成本为收入的5%左右。被纵容的刷单现象,成为佣金高企的导火索。

刷单问题有多严重?韩都衣舍电商集团甚至在今年新三板上市挂牌的招股书中写到:随着服装电子商务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部分电子商务企业存在“刷单”、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恶劣竞争行为,对市场秩序造成了影响。

平台过高的推广成本使商家亏损难以承担,电商平台纵容刷单、造假、漏税的危害严重,更是损害消费者利益,侵犯了诚实守法的经营者利益。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导致很多企业不堪亏损,退出电商平台。

这一连串看上去滴水不漏的造假,网店交易金额虚高,实际上只是虚拟数据在空转。

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甘霖日前表示,今年工商总局部署了网络专项治理行动,针对网络集中促销不规范、限制排斥竞争等行为进行了治理。例如刷单炒信冲击了网络市场体系,呈现多样化、隐蔽性强等特点,有个别刷手规避后台监控提供直接服务,通过自买自卖提高销量。

记者调查了解到,还有一些不法商家将“双十一”作为出货机会,以次充好、以假充真,趁机抛售侵权假冒商品;先涨后降、高标低折、有价无货、虚假抽奖、劣质赠品等“假优惠”“假打折”现象层出不穷;虚假广告、不执行“七日无理由退货”等违法现象时有发生。

●编后

究竟是什么导致电商产业总是除不掉贴在自己身上的这几块“牛皮癣”?在记者的调查中,平台压倒了品牌企业、消费者,在电商产业主体中“一家独大”,被视为根本原因所在。

从1999年的萌芽起步到2009年后的高速增长,我国电商发展渐渐由“百花齐放”的局面向“两强争霸”演变,“天猫+苏宁”与“京东+腾讯”构成了这两年“双十一”电商领域的基本格局,其他商家各自站队,呈现出“寡头”对抗的局面。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由于刷单和售假会增加交易额,电商平台是集中的受益者,因此平台并没有足够的动力去解决,特别是C2C平台中这个问题最为严重。有监管部门的人士表示,有时候平台也会公布一些打击假货和刷单案例,但这对他们而言只是减少收益,平台从不会主动公布惩处的全部名单和信息。

新闻推荐

唐嫣:角色让内心更强

由唐嫣、罗晋主演的《锦绣未央》正在荧屏热播。剧中,唐嫣变成了有心机、有胆识,甚至有点腹黑的亡国公主。《锦绣未央》讲的是一个女人的成长史,唐嫣说不怕与《甄嬛传》或《芈月传》相比较。而罗...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刷单造假、消费欺诈现象严重、巨额推广费用令商家不堪重负电商“潜规则”肥了平台瘦了商家)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