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梦瑶
街谈
今后,处理轻微交通事故不用跑快处中心,也不用等交警,只要进入“成都交警”微信号就可完成事故责任认定。(11月2日《天府早报》)
搭上“互联网+”的快车,“成都交警”将处理轻微交通事故的时间缩至十分钟左右,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以往处理交通事故,交警需赶赴现场,取证、调解、下罚单,尤其是出现在繁忙路段,在等待和处理的过程中,更加剧了交通拥堵。相较而言,成都推出的“微信定责”,不得不叫人拍手称快。繁复的手续、漫长的等待、双方在交警面前的纠纷,都不复存在。事故一旦发生,当事人立刻拿出手机,远程连接交警,交警在最短时间内了解现场、开出罚单,最大化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且事故责任一目了然,自然也免去了交警在场时,双方对处罚结果的无谓纠缠。
交通拥堵是全国范围内的城市病,交通事故一旦发生,为了保护现场和等待交警,难免造成一段时间的拥堵。新出炉的成都模式,巧妙地将拥堵时间降至最低,笔者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城市的毛细血管会在很大程度上被疏通。
当然,一旦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减少甚至为零,以上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因此,如何从源头上降低事故率是最值得思考的。另外,我们乐见,各行各业都能培养自己的“互联网+”思维,提高全社会工作效率。
新闻推荐
宋潇近日,26岁的河南小伙吴建平打算和刚领过证的妻子去买房,在准备签订购房贷款合同时被告知,必须要在合同上按指纹。“当时银行的答复是没有办法处理。没有手印合同没有法律效力,就无法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