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葆华)为进一步做好***工作,把党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渭城区资助中心“四项机制”强保障,使该区的生源地贷款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催收率达100%,在全市名列前茅,受到上级部门的一致认可和赞扬。
加强政策宣传机制。在全区建立区资助中心及学校两级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平台。充分利用报纸、网络、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媒体,广泛宣传党和政府的资助政策,及时发布国家、省、市有关资助的最新信息和工作动态。利用高中、中职学校发放资助金的时机,邀请上级领导、受助学生家长和新闻媒体记者参加,深入开展国家资助政策的宣传。在高中学校开展“资助政策宣传月”等活动,宣传国家助学政策,激励广大学生刻苦学习、报效祖国,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调查预测机制。为定准受助对象,坚持每年都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调查摸底工作,根据家庭经济困难特征和实际情况,将学生的家庭分为特困家庭和困难家庭两个层次,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库,作为学生办理助学贷款和享受各类资助的重要依据。
评审认定机制。全区根据省、市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建立科学可行的资助对象评审机制,坚持逐级认定、分段评审、分批公示、过程监督,严格执行三级评审认定程序。在资助过程中,实行“阳光资助”,坚持公开资助政策,公开工作程序,公开评审、评议“三公开”制度、坚持班级评审、评议结果公示,资助管理中心审核结果公示,学校评定、推荐结果公示“三公示”制度,使各项资助评定工作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运行。
监督监管机制。区资助中心设立意见箱,开通举报投诉电话,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建立资助工作月报及月巡查制度,每学前开展一次全区资助工作专项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学校下发整改意见书,指导督促全区各级各类学校资助管理工作日益规范、完善。 (E)②
新闻推荐
女儿四五岁时,有天我带她逛街,女儿突然喊着肚子饿了要吃东西,我就带着她拐进附近一家小商店。刚进门,我被柜台上的一种食品吸引,“妈妈的味道”几个设计精美的艺术字闪现在眼前,我一下子喜欢上了这个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