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汪潜 实习生 吴培丹 王海南
80后的曹邦红,皮肤黝黑、天性乐观随和,在邻居们眼中,她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人。这样一个“乐天派”,无怨无悔地撑起了家庭一片天,独自照顾重残母亲和胞弟,她用实际行动证明,“这个家有我就不会垮!”
今年34周岁的曹邦红来自弋江区火龙街道一个普通的农户家庭,生活的贫苦和艰辛磨砺了她吃苦耐劳的可贵品质。她告诉记者,自年幼记事起,家里条件就不好,母亲在小时候因一场事故失去了右腿,需要常年借用假肢移步。还有一个弟弟,自12岁生病就一病不起,如今虽是26岁的大小伙子,仍只能依靠拐杖勉强在屋里走走,完全没有谋生能力。对于这样的家庭来说,任何细微支出都是需要计划着花销的。所以,咸菜就着米饭是家中的日常三餐,很小时,曹邦红就肩负起照顾弟弟和母亲的重担。
回忆起与母亲的生活点滴,曹邦红说,自己和母亲住一起十多年了,顾及到丈夫的感受,本来左右为难的她,得到了丈夫的理解与支持,这让她感到十分欣慰。母亲的腿脚不便,很少出门,顶多在院子里走走停停,曹邦红总耐心地贴身伺候。因为是意外失去了腿脚,母亲的重要关节部位常在阴雨天隐隐作痛,此时,曹邦红总放下手中的活计,陪着母亲聊天谈心,转移其注意力,试图减少其疼痛感,并自学护理保健知识,按书本上所学,为母亲做简单的按摩推拿,帮助其伸展筋骨,以防关节萎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论是待字闺中或是出阁嫁人,曹邦红都将母亲带在身边悉心照料。
在曹邦红的记忆里,打击最大的事情不是母亲和胞弟重残,而是父亲的离世。“在订婚那年,父亲因病过世了,我感觉天都快要塌了!”但即便这样,坚强的曹邦红默默咬着牙,撑起养家糊口的重担。面对胞弟的自责,她也总是乐观一笑,让弟弟安心养病。“为弟弟的病,已经去了好多城市治疗,但效果均不明显。”曹邦红说,目前弟弟也在身边居住,饮食起居都离不开他人的照料,虽然病情尚不明朗,但有信心将弟弟照顾得好好的。26岁的弟弟虽是一个大小伙子,因为腿脚不利索,连洗澡、上厕所都需要有人帮扶,曹邦红不嫌弃、不抛弃,为弟弟擦身洗漱、喂药送汤,小到饮食起居,大到求医问药,都是曹邦红亲力亲为。街道负责人也听闻了曹邦红家中的困难,为其胞弟申请了政府低保,解决其家中燃眉之急。“女儿现在太辛苦了,自己还有两个孩子需要照料,如果家里没有她,真不知道会怎样。”年近6旬的老母亲总爱念叨这样的话。对此,曹邦红表示,只要母亲和弟弟能健健康康地活着,便是自己最大的心愿。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赵丹丹实习生鲍伟平)随着一声巨响,一辆时速为50公里/小时的蓝色瑞虎7追尾红色瑞虎7,猛烈撞击下,后者又以26.2公里的时速二次追尾前方的大卡车。10月24日下午,在亚洲汽车企业规模最大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