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旻 实习生 贺微微)10月份开始,芜湖2016年“百千万人才引进”秋季行动正式开始。一个月的时间,辗转几地,收获颇丰。
10月29日至30日,人才引进的“班车”开进南京三所大学和南京人才市场。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组织了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中航华东光电、扎巴科、微云机器人等10家用人单位携386个紧缺岗位,赴“全国第四届部分大中城市联合招聘南京站”,共收到学生简历700多份,达成就业意向117个,其中硕士13名、本科69人、专科学历35人。
本次系列招聘由南京市秋季人才交流大会、江宁大学城招聘会、南京工业大学招聘会及南京理工大学招聘会等四场组成,全国400多家企业、南京40余所高校,近7万毕业生参与。芜湖10家单位招聘岗位涉及了机械、电气、汽车、微电子、中文、国贸等30多个专业。
此前,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还组织了安徽鑫科新材料、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芜湖凯络文换热器(中国)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参加了“江西理工大学2017届毕业生(秋季)就业洽谈会”,提供了包括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金属材料工程、冶金工程等100多类岗位,现场收到简历288份,初步达成意向的有42人。
不仅省外遍地开花,省内也花团锦簇。10月下旬,中心还组织苏立电热、海程橡塑、三花自控等12家企业携100多个管理和技术岗位走进安徽财经大学,现场招聘展台气氛热烈,200多名大学生积极报名,其中海程橡塑有限责任公司现场安排面试,当天即与11名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与2名学生签订“三方协议”。
每场招聘会中,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都会在现场设立人才政策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向外地学子解读江城就业创业优惠政策,以及购房、租房补贴等一系列激励措施,引导优秀毕业生来芜。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走出去”选取的这些招聘会都是规模大、单位层次高、专业与行业对接紧密,大大降低和缩短了毕业生的求职成本与求职周期,提高了求职成功率。而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大学生们求职的目光不再只盯着国企。不少毕业生表示,主要还是要看前景如何,未来的发展空间,以及是否能给员工一套完整的培养模式,比眼前的薪资更重要。
新闻推荐
我们总有这样的茫然时刻,风霜雪雨中,我提着自己的手提箱,问自己我要往哪去?该回去还是继续向前?此时,我们知道应该赶路,却不得不停下来,因为这一刻意义太重大,一念之间决定了我们以后的路。走到生命的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