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份“最易懂”医院处方在微博上走红,被赞“医生界的一股清流”。从曝光的照片来看,这份来自上海某医院的处方字迹清晰、工整,甚至连笔都几乎没有,十分罕见。
相对于像“密码”一样的“天书处方”而言,“最易懂”处方让患者一目了然,自然成了“医生界的一股清流”,让人赏心悦目。毕竟,知情权是患者的一项基本权力,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规规定的,必须保证。而今“天书处方”剥夺了患者的知情权,“最易懂”处方却能保障患者的知情权,怎么不走红呢?
为规范医生们的汉字使用行为,保障患者的知情权,国家早就出台了相关规定,对“天书处方”说不。问题是,有些医生还是我行我素,开出“天书处方”,让患者无奈。究其根源,乍一看,是医生工作量大,没有时间一笔一笔书写,其实是医生工作态度不端正,是对患者不负责任。小处方大学问,其背后折射出医生的医德和医风。这就需要医生们要端正认识,树立无私奉献与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无论每天接诊多少病人,都要把处方书写工整、规范,让患者看得懂,保护患者知情权。
其实,患者到医院看病,与医生是一种有偿服务的关系,与医院也是一种消费关系。患者有权知道医生是怎么诊断、治疗等。一旦开出“天书处方”,让患者摸不着头脑,无疑似有欺诈之嫌,自然令患者不悦。而一旦发生纠纷,因“天书处方”难以进行专业鉴定,患者又缺乏准确的法律依据,不方便患者维权。何况,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是医生的本职,医生把字写工整、明了、规范,让患者看得懂,也是对患者最起码的尊重。如果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到,还谈什么服务二字?
想杜绝“天书处方”,最好的办法是推广“电子处方”,在无条件推广“电子处方”前,不妨实行“处方红黑榜”制度,各医院对医生的处方进行评比,分别列入“红榜”和“黑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并对列入“黑榜”的医生进行处罚。
新闻推荐
本报讯(沈树兵)近日,市公安局宣州分局济川派出所在工作中得到线索,市区一小区居民章某某涉嫌吸毒。办案民警立即根据线索,通过秘密侦查手段,在该嫌疑人经常出没的地方成功将其抓获。经审查,嫌疑人章某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