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用爱去填一下

来源:黄山日报 2016-11-16 00:00   https://www.yybnet.net/

□ 王国华

微信的出现,让社交越来越直接,零距离。

原先信息不畅的时候,亲朋好友一年到头也见不到两回,偶尔见着,即使话不投机,也会互相体谅一下,刻意避开敏感话题。现在不行了,远隔万水千山,一如近在眼前,每天都可以看到那个曾经非常想念的人。

可看到又怎么样?对社会事件的看法,对历史的看法,关于怎么爱国,要不要到肯德基去抵制美国人,甚至王宝强夫妇离婚,郭德纲和出走的徒弟互撕,张靓颖母女分了又合,都能产生截然不同的看法。谁都坚定地认为自己逻辑清晰,结论正确,对方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错误,简直错得邪乎,错得不可理喻。

短兵相接时,忽然发现彼此之间的距离竟如此之远。此即价值观的不同。面对那些不同的人,你首先想到的是,对方脑残,对方是文盲,对方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还不自知。跟他聊天,会拉低自己的智商。总之,只有最恶毒的话才解气,才能表达出对对立面的不屑。难怪有人得出如下结论:价值观的鸿沟才是人和人之间最大的鸿沟。如果那个人跟你毫无关系,或者只有那么一点点关系,直接拉黑就得了。我这么干过。相信不少人也这么干过。价值观的不同,随时可以撕裂一个和谐社会。但眼前,那些和我价值观完全不同的人,是我的亲人,同学,好友。

在我受伤的时候,是他们抚慰我;在我生病的时候,是他们守候着我;在我有事的时候,是他们跑前跑后。他们和我一起吃饭,耳鬓厮磨,扯淡喝茶;他们在远方担心着我,关心着我。我的一点小成绩,他们大肆宣扬,引以为自豪;我有一点不爽,他们就打电话询问。他们关心我的生命,关心我的安危。如果我有个三长两短,最先出现的是他们;如果我走了,为我收尸的也是他们;参加追悼会,送我最后一程的还是他们……

价值观呢,那些曾经让你痛心恶心揪心的价值观呢?早烟消云散了。

为什么要让价值观隔开我们?我越来越怀疑直至拒绝“脑残”这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说法。以暴戾对待暴戾,以简单粗暴对抗简单粗暴,动辄我一个“脑残”,你一个“反动”,互相贴标签,将对方标签化,彼此看到的是一个个标签,而不是活生生的人。这样只能让分歧越来越深,交流还有什么意义?

因为读书不同,获取的信息不同,阅历不同,关联利益不同,感受不同,带来价值观的不同,这其实是很正常的。现在所有对待价值观的反应都是一种过激反应。它需要时间,需要当事人慢慢习惯。毕竟每个当事人都是为了让这个世界更美好,而不是更糟糕。目的地相同,选择的途径不一样,如此而已。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常常看到议员在议会里吵架,甚至拳脚相向,互相扔鞋子。或曰,他们在作秀,镜头前面个个装得义正辞严。的确如此,但也并非完全是做戏,这里面一定有当事人自己的信仰作祟,那就是价值观的直接反应。不过,打架的那些人下了班还是一起吃饭,甚至给对方介绍女朋友、男朋友。某人家中有个大事小情,其他人都会以同事的身份出席,一点不影响彼此感情。按以前的理解,既然价值观不同,势同水火,老死不相往来。但到了今天,人家已经认识到价值观的对立乃是一种常态。既然改变不了,那就承认对方立场的存在。这样才是常态。人类的价值观注定千差万别,同一阵营中也是林林总总的派系和支流。全民统一或者全民共识,那才可怕。少了平衡,人群就会疯狂。曾经假设过,如果我改变了自己的价值观,那么,我就不是我了,我就是行尸走肉。同理,如果亲人和好友必须舍弃过去,要跟我拥有一模一样的价值观,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很多时候,其实谁也改变不了谁。到了一定年龄,大家都会选择符合自己口味的东西来相信。不合口味的,说下天来也没用。改变了他的价值观,其实就是彻底否定了这个人。如果这种改变让他很纠结,很痛苦,很迷茫,我干嘛非要这样去做?不要顽强地把你的真理灌输给别人。

哪怕你自始至终都认为那是真理。如果说人和人之间最大的鸿沟是价值观,那么人和人之间最重要的关系乃是爱。没有了爱,一切关系都是扯淡。

“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不仅针对普通的人际关系,也表现在对价值观的态度上。我又不指靠价值观吃饭,干嘛因此让亲人不高兴?当然,你可以说我是目光短浅,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子里。但我改变不了世界,我甚至连一个单位一个部门都改变不了,我也不想承担多大的事,我只想尽可能和谐地终老此生。这么说,当然不是改变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岂是想改就改得了的?但是,我不跟亲人较劲。

那么就避而不谈敏感话题了?是的,既然因此而不快,那就尽量不谈。如果要谈,也有个前提:尊重。无论你怎么想,我都尊重你。我改变不了你,但我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你。如果你不愿意听,我就改变方式,或者不说了。不说,也是尊重。

新闻推荐

放手,从报到开始

□高国春时下,不少“准大学生”们都开始收拾行囊,准备踏进高校校门,开始全新的生活。每到这时,不少新生家长都要送孩子到学校,于是,有的高校门口车排起了长龙;有的高校周边酒店、旅社住满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用爱去填一下)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