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小乔
近日,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现实中,物防与技防已受到相对的重视,贯彻落实《意见》更应重视“心防”。
众人围殴、拳打脚踢、敲诈勒索、言语伤害……校园暴力已经不能简单视为 “熊孩子的恶作剧”。到底是什么让孩子变得如此暴戾?除了未成年人身心不成熟、自我调节能力差之外,校园暴力的心理根源通常来自家庭:或家庭优越,父母较为溺爱、缺乏引导,孩子耳濡目染之下认为父母能够摆平一切;或家境恶劣,自己曾受到过父母、长辈的暴力对待,诱发认知偏差。社会环境也对未成年人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影视剧中出现暴力情节,网络游戏里打斗、杀人情境,校园暴力视频流传,都容易引发未成年人盲目仿效。
校园暴力发生之后,一些不当的处理方式也助长暴力行为的升级。一是施暴学生通常得不到有效惩处,家长之间私下协商解决或是学校内部低调处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模糊态度强化了未成年人不需要担责的错误观念。二是缺乏对施暴学生的心理辅导,一些家长和教育管理者对施暴学生一味批评、恐吓、排斥,或者不管不问、放任自流,导致施暴学生消极悲观、自暴自弃,从而厌学辍学,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三是忽视了对旁观者的心理教育和引导。不少校园暴力行为发生时,旁观者要么默不作声、冷漠麻痹,要么叫好助威、煽风点火,甚至一些校园暴力视频就由旁观者拍摄、传播。缺乏对旁观者心理教育的后果,就无法在未成年人中树立朴素的正义观,让他们有勇气、有决心站出来共同反抗施暴者。
可以看出,校园暴力事件无论是发生之前还是之后,在学生的心理教育环节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疏漏。其实,孩子好与坏,关键在于心理关怀与引导。要将校园暴力从源头掐灭,既需要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多一些爱护激励、少一些训斥责罚,多关注学生有无成绩下滑、情绪反常、无故旷课等异常表现,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同学关系状况,对潜在的欺凌和暴力行为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也需要家长多沟通、少溺爱,以身作则、循循善诱,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教会他们勇敢和担当、辨别是非对错。同时,通过各种普法活动,让学生学法、懂法、知法,严守法律边界和行为底线,鼓励他们与校园暴力作斗争。
对施暴学生不仅要教育惩戒,更要治好他们的 “心病”。正如教育专家所说:“我们要惩戒和杜绝的是欺凌和暴力的行为现象,而不是要讨伐和清算一个个迷失自己的孩子。 ”如果说实施训诫、做义工、转入专门学校就读、必要时由政府收容教养、移交公安机关依法惩处,都是在充分发挥教育惩戒措施的威慑作用,让施暴学生不敢再犯;那么,从家长到社会各界的真情关爱、真诚帮助以及积极有效的心理辅导、追踪观察,就是在帮助施暴学生理解自己施暴行为的前因后果、看到自身行为的不当之处,促使其内心感化、行为转化。只有这种精神塑造、心理改造,才有浸润心灵,激发出向善的力量,让每一个犯过错的孩子都有改正错误的机会。对学生的关爱和保护,不仅体现在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抚慰,还体现在对校园暴力事件的通报上,要严格保护学生隐私,不过分渲染事件细节,防止事件在网上过度发酵造成二次伤害。
校园暴力是一个复杂问题,无论是家庭关怀、学校教育的缺失,还是暴力现象对孩子身心的浸染,都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一道重要防线,有助于遏制校园暴力,营造惩恶扬善的社会氛围。在完善制度的同时,不妨从“心”入手,惩教结合,立德树人,大家共同努力、多部门群策群力,驱散校园暴力的阴霾。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张志勇匡国花记者张敬波)覃凤达等5人利用短信群发器等设备群发暗藏木马链接的短信,窃取他人信息,盗刷他人钱财。宣城市宣州区人民检察院日前将涉嫌多项罪名的覃某某等5人提起公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