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我国2013年10月实施的旅游法明确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
三年来,尤其是节假日期间,各地纷纷重拳出击整顿低价揽客等旅游乱象。但是,十一黄金周期间,记者赴北京、福建、江西等多地旅游景点调查发现,仍有不少人打着各种幌子暗度陈仓,继续经营不合理低价团,变相强迫游客购物。
不购物不许离开
吓唬游客“十三陵阴气太重”
十一期间,记者在多地采访发现,低价旅游屡禁不止。
在北京,长城贵宾专线“一日游”对外报价是每人240元,记者仅花100元参加了“一日游”。在福建,记者4日网上报名参加了武夷山2日游的散客团,标价448元,写明包吃、住、行等所有费用。导游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整个行程成本超过585元,不过,多家旅行社提供的包联票、吃、住和导游的线路全程报价仅200元到400元。
记者亲身体验发现,这些低于成本的低价团乱象多多。
●虚假宣传招揽客人。记者在北京西单、天安门广场、王府井等地看到,有人公然散发“一日游”小广告,以50元至150元不等的价格揽客组团。上边印有“北京旅游集散中心”“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中国青年旅行社总社”等字样,看似很正规。记者5日通过一个标有“国旅”的小广告报名参团长城一日游。游览中,导游却又称自己实际上是“万泰宏基旅行社”。
●忽悠游客减少行程。在北京长城一日游的路上,焦姓导游不断向游客灌输:长城都一样,看哪里都行。不过十三陵就不能去,那里阴气太重,要是拍照的时候明皇帝突然现身,你们总不能在游玩的时候碰到这种晦气的事吧?结果,原来行程说好的7个景点,只看了1个就匆匆结束。
种种乱象犹存
查处仍面临“四难”
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合理低价团的乱象背后,是查处面临四大难题。
●取证难。北京市政府便民热线工作人员称,非法“一日游”投诉需要有发票、协议等相关材料。而记者在参加长城一日游中发现,行程结束后仅有一张“北京旅游协议书”作为证据,落款处是“北京旅游散客中心”盖章,根本找不到投诉对象。
●界定难。福建省一家旅行社总经理张楷透露,旅游法规定,不得“诱骗旅游者,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但实际操作的时候很难界定什么是“诱骗”,也很难抓到证据证明“购物是有回扣”。
●执法难。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表示,查处非法“一日游”只能现场出击。由于非法经营人员分散,隐蔽性强,目前执法力量相对薄弱,投诉时要告知“黑导游”大巴车的准确位置,并且只能派属地执法队处理。
●部分游客“贪便宜”。记者采访了解到,有些游客初次来北京,认为花百十来块钱游个长城,哪怕是坐上一趟来回的大巴看看热闹也值得。来自云南的刘女士说:“我就是冲着小广告便宜才报名的,本来也没抱看风景的心态,就是好玩而已。而且钱捂在自己口袋,难不成还要抢钱?”
专家
旅游业要走出粗放型发展模式
“目前我国的旅游业还未走出粗放型的发展模式。旅行社之间的竞争不是靠成本和质量,而是通过削价竞争来抢夺市场和吸引消费者。”江西财经大学生态文明与现代中国研究中心旅游所所长曹国新指出,当前许多地方的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同样的产品和服务,旅行社只能靠价格来吸引更多的游客。
中国旅游未来研究会常务理事刘思敏认为,旅游业若要健康发展,需要三管齐下。首先,企业要顺应市场做好产品结构调整升级。旅行社要明确行业定位,准确细分市场,为不同层次、不同等级、不同需求的游客提供多样化、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其次,政府要做好行业监管和规范。旅游、公安、工商等相关部门要形成合力,根据价格法、旅游法等法律法规,对旅行社的产品、价格等加强监管,并加大对大型购物场所的监控,规范其服务行为;第三,游客需要转变消费观念,不仅仅比价格,更要比质量,从需求端倒逼、促进旅游市场健康竞争与良性发展。
相关
旅游消费陷阱多
老年游客“步步惊心”
由于旅游市场开发不完善,国内不少旅行社还处于低价竞争的“野蛮生长”阶段,缺乏“高大上”的、定制化的“银发旅行团”。因此,许多老人的出游成了“花钱买罪受”。
■廉价旅行团成了“上当之旅”
新规范规定,老年旅行团行程上应节奏舒缓,连续乘坐汽车时间不应超过两小时。每个景点应安排充裕的游览时间,且连续游览时间不宜超过3小时。交通上,乘坐火车或连续乘车超过8小时应安排卧铺,且宜尽量安排下铺,客车上应配备轮椅、拐杖等辅助器具。但是,一旦跟了廉价旅行团,这些都成了泡影。
“每人950元,全程无自费”。一看到7天能玩遍山东半岛7个城市,吉林省吉林市的王先生心动了,加上老同学们一撺掇,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然而,7天跑下来,60岁的王先生最深切的感受就是“上当了”。“参团的大部分都是60岁上下的人,有时在路上坐大巴一坐就是八九个钟头。导游带去的景点都是免费景点,一天看两个,一个景点二三十分钟。大部分时间都在赶路。住的宾馆脏乱差,饭菜质量更不用说了……”王先生很气愤。
■旅游做幌子大卖保健品
广东省直机关一名退休老人告诉记者,有的旅行社带着老人去景点旅游,到了才发现根本不是景点,全是卖保健品的,不买保健品根本走不掉。
——配套服务拖后腿。
一些老年游客反映,有时候跟团去了偏僻景点连药都买不到,跟导游说也没用,旅行社也没有配备常用药品。
——好看的景点要自费。
新规范规定,旅游产品一价全包,不宜再安排自费项目。但实际上,很多好看的景点都要单独自费。眼看着美景在前,很多人都会禁不住诱惑再多花一份钱。(新华社)
新闻推荐
(记者都一鸣)被两名陌生男子以“甩票子”方式不仅骗取了现金,还骗取了银行卡密码,其后卡内两万余元也被刷走。近日,兰州市七里河公安分局破获系列甩票子诈骗案件,两名嫌犯已被成功抓获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