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框眼镜;身材不算高大,和老朋友李晨、张译一见面就开启“拳打脚踢”模式,让工作人员都忍不住调侃“太调皮”。尘封四年的作品《好家伙》终于登陆北京卫视,比起其他主创的

来源:兰州晨报 2016-10-17 00:00   https://www.yybnet.net/

白上衣,黑外套,鼻梁上松松垮垮地架着副无框眼镜;身材不算高大,和老朋友李晨、张译一见面就开启“拳打脚踢”模式,让工作人员都忍不住调侃“太调皮”。尘封四年的作品《好家伙》终于登陆北京卫视,比起其他主创的激动与欣喜,身为编剧的兰晓龙却一直保持着一种“谜之淡定”的状态,在经历了两个多小时的发布会和几轮专访的“轮番轰炸”后,也只是笑称“没什么特别的感受,现在最大的心情就是快点结束,赶紧去吃饭”。

采访当天,兰晓龙呈现出来的形象,让人很难把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湖南伢子”与创作出多部“现象级”作品,并先后将“白玉兰”最佳编剧奖和“飞天奖”优秀编剧奖等荣誉收入囊中的“金牌编剧”联系起来。从《士兵突击》到《我的团长我的团》,到《生死线》,再到如今的《好家伙》,兰晓龙似乎一直在不紧不慢地走自己的路,但却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眼中收视与口碑的双重保障。有人评价他任性、天马行空、不按套路出牌,也有人认为他铁血、激情、思想深邃。但在兰晓龙自己看来,他不过是一直在“玩自己的游戏”。

A. 《好家伙》“人物极端但不狭隘”另辟蹊径“像西部片和冷战片的结合体”

《好家伙》以皖南事变为背景,讲述了以“种子”芦焱(张译饰)为核心的中共地下党从西北秘密护送一名重要人物前往上海,而以时光(李晨饰)为代表的国民党、黑帮等不同阵营则在沿途对于其进行围追堵截的故事,从而引发了一系列关于政党之争、民族大义、生存价值等问题的思考。

对于“兰式”作品,很多人会选择从剧名入手来剖析兰晓龙埋下的伏笔以及背后的深意。有人认为“好家伙”是对以中共为代表的爱国志士的统称;也有人觉得取名“好家伙”是为与另一阵营的“坏家伙”形成对比,以此突出该剧“双核双线”的螺旋叙事结构。但兰晓龙却直言,最直接的原因是“这三个字上口好记”。除此以外,他认为不能只从字面上理解“好家伙”和“坏家伙”,剧中的人物更不能简单地用“好人”、“坏人”来区分,“‘好家伙\’更像一个语气词,它包含很多,有褒的,有贬的,我喜欢这种意义较多的东西”。

《好家伙》聚焦近代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帮派、土匪等多种势力,在纵横交错的社会关系中试图理清不同阵营的信仰和使命。谈到该剧的创作背景,兰晓龙表示是一种“情结使然”,“军阀混战时期,中国社会一度有着很强烈的帮会色彩,在某种程度上,中国近代史是有点像帮会史的东西。但我并不想单纯地写帮会史,于是就有了这个将各种关系糅合到一起的一个作品”。在该剧中,他有意避开了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虚构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角色,“当时是想有一个三部曲,除了这部之外,还有《坏家伙》、《好坏丑》。我想把两代人给合在这三个戏里面,从军划时代一直写到1940年,这也算是我的一个野心”。

而在人物设置方面,兰晓龙在坚持自身风格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人物性格极致化。在以往的作品中,无论是《士兵突击》中“一根筋”的许三多,还是《生死线》中天生“叛逆反骨”的四道风,亦或是《我的团长我的团》中“以死明志”的龙文章,兰晓龙笔下的人物往往性格鲜明,有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固执和坚持。而在《好家伙》中,兰晓龙进一步将人性写到极致,塑造的角色性格极端分明。李晨饰演的“黑暗阎罗”时光,高捷饰演的党国重臣屠先生等人,一度杀人如麻、铁血无情,让人不寒而栗。而张译饰演的芦焱,杨新鸣饰演的青山等人,则为革命胜利而舍生忘死、肝脑涂地,让人为之动容。在兰晓龙看来,极端的人物性格,是战火纷飞的年代催化出的特殊产物,它们并无好坏之分,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好家伙》的剧情设定,很流畅也很激烈,有很多我喜欢的元素,很耀动,很有活力。就像李晨说的,‘剧中的每个人都是忠于自己的信仰,都是自己领域的好家伙\’。人物性格可能有些极端,但他们并不狭隘”。

早在2012年,《好家伙》就荣获“媒体最期待的电视剧”奖项,但因其哲学化的语言风格以及主题较为晦涩等原因,一直未能与观众见面。如今尘封四年的作品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有观众认为这是一部传奇的战争剧,也有人觉得该剧有着些许谍战色彩,但在兰晓龙看来,《好家伙》更像是一部西部片和冷战片的结合体,苍茫辽阔的西北原野和盘根错节的利益驱动,让该剧的风格和基调明显区别于有着相似历史背景的影视作品。兰晓龙解释,像西部片不仅仅是出于该剧有一半的取景地在西北,“更是因为它的精神内核与西部片一致,追求大的视觉空间和小的斗争空间。除此之外,我们也加入了一些元素,让整部戏有了冷战片的特点”。如今,《好家伙》在北京卫视播出过半,兰晓龙也再次解析其精神内核,“这部剧可以说是一代人探寻上一代人设下的迷局,是时光、芦焱等年轻人重新反思青山、屠先生、若水等老一代人创造出的思想和体制,大家都是在现实当中找现实”。

B. 《好家伙》中,李晨饰演国民党重臣屠先生的接班人时光,张译则化身

中共地下党“种子”芦焱,二人一文一武,斗智斗勇,有着大量相爱相杀的对手戏。为了更好地塑造角色,李晨和张译绞尽脑汁,狠抓细节,较真的程度连兰晓龙都感叹“他们经常自己难为自己”。

兰晓龙透露,李晨饰演的时光纠结隐忍,硬汉的设定更是让他“男儿有泪不轻弹”。但在该剧快要杀青的时候,临时补拍的一场哭戏却让李晨叫苦不迭,“当时在银川一个档次不太高的饭店包间里吃饭,吃完后我们就把摄像机驾到墙角,让李晨补拍一场哭戏,必须留下那个人物最软弱的一面,哭不好就不许出来”。在兰晓龙看来,时光与张译饰演的芦焱不同,他不是文青,没有煽情台词和复杂的心理活动来衬托他的情感起伏,在静态下演绎伤心流泪,多一分矫揉造作,少一分则会韵味不足。“但李晨完成的特别好,后来我们大家都觉得,如果没有当时补的那条哭戏,整个镜头都会出现空档”。除此之外,时光外表的雷厉风行和内心深藏的善良柔软也让李晨纠结不已,甚至多次要求兰晓龙把该角色“写死”以求“赎罪”。但兰晓龙却认为,这个纠结的过程也是对李晨的考验与提升,“这个角色有一个成长的过程,人物的经历和情绪都很折磨演员。但李晨挺住了,他演这个戏是用了二十四分力气的”。

在拍戏过程中,李晨和张译的“自由发挥”也经常让兰晓龙哭笑不得,“他们总是有很多想法,把角色演得越来越像自己。为了不把一些特质的东西浪费了,就只能改剧本了,改着改着就发现,这剧本可能得重写了”。但是这样方式在兰晓龙看来,是一种“幸福的苦恼”,相比按部就班的沿袭剧本,他更喜欢这种和演员间的良性互动,“改的挺开心,玩的也挺开心的,每天都会发现新的东西。而且从中能发现这两个人的成长和变化,这种感觉让人很舒服”。

从《士兵突击》到如今的《好家伙》,兰晓龙担任编剧的四部作品,都有李晨和张译的身影。作为“兰式”影视剧的“四朝元老”,李晨曾表示兰晓龙的作品“有一股独特的劲儿”,张译也多次表白兰晓龙“是我的老大哥也是精神上的导师”。但兰晓龙提起与两位“好兄弟”数次合作,却打趣调侃道:“就是因为我们爱偷懒”。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兰晓龙经常没有太多的时间与其他主创相互了解,所以他总爱“偷懒”,选择和“老相识”们再度携手。在他的认知中,“我们这帮兄弟们在一起是根本不需要磨合的”。

C. 拒绝自我定义“让观众自己去体会”不看收视率“更重视综合口碑”

在兰晓龙自己看来,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在讲成长,通过个体或群体的成长历程来传达不同的情感,“成长和生死是不可避免的两个话题,如果一个戏到了结尾,人物还跟开头一样的话,这一条线就失败了”。在台词方面,他也坚持“让观众自己去体会”。曾创作出“不抛弃不放弃”、“永远不要在人前调侃你的理想,你为它付出的是生命”等经典台词,被观众称赞“专注金句一百年”的他,经常能将充满文艺气和哲理性的台词碎片,在极端的戏剧环境中与人物融为一体。但兰晓龙表示,自己在创作时从没有刻意地标新立异,“台词该直的时候就直,该弯的时候就弯。戏剧也不是强调给观众一个概念,而是塑造一个立体的东西,让观众得到自己的理解”。兰晓龙觉得,自己没有办法拒绝被定义,因为谁都无法阻止别人做出评价,但“不定义自己”是他一直以来坚持的一个原则,“我不排斥任何题材,也没有固定的派别。我会去尝试各种类型,但我更在意的是在同一种题材中能否找到一种相对独特的表达方式”。

对于自己的行业,看似漫不经心的兰晓龙似乎有着一种天然的使命感。他觉得自己越来越明白一个好的作品对于整个行业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想为自己所处的这个环境留下些什么,“哪怕连一部戏本身都留不下来,但是能留下一个做事的态度,留下一种自己喜欢的工作方式都是有意义的。我们必须在对别人负责的情况下坚持做自己的事情”。而对于作品能否经得住市场的检验,收视率能否达到预期等问题,兰晓龙显得更加云淡风轻,“对于外界的反馈,我更看重的不是收视率,而是一个综合值。我不讨厌商业和艺术,但我讨厌狭隘的商业与艺术”。在他看来,狭隘的收视率,是害死一个行业的“罪魁祸首”。

D. “逼”李晨补拍哭戏损张译“自讨苦吃”三兄弟梅开四度“根本不需要磨合”

“现在的影视行业就像廉价的商品市场”

如今的影视行业,新人辈出,小鲜肉当道,各类题材的影视剧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作品数量更是不断飙升。但在兰晓龙看来,市场开放带来多元化的同时,仍然有着很大的局限性,“现在的影视行业就像一个观众收到了两百多个礼物盒子,但打开一看全部都是左脚的袜子”。在这样的环境中,作品有没有文化基础,市场如何开放,如何规范成了兰晓龙一直关心的问题。而对于四年前的作品《好家伙》能否适应今天的市场的问题,他更是直言“真的没有担心,这些年所谓的潮流不仅没有往前,甚至是倒退了。对于一个完全倒退的东西,你还用去担心它跟不跟得上吗”。

兰晓龙用“义乌廉价的商品市场”来形容影视行业的现状,因为有太多的人在利益的驱动下选择背离自己的专业和初心。在他看来,要改变这种风气,首先需要行业内的合作与共识。“影视行业和绘画不同,不是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它最基本的逻辑是合作,一个人可以写出剧本,但只有几百个兄弟的心连在一起,才能共同把这个作品呈现出来”。兰晓龙觉得,每个团队,每个个体都必须用一种全局的观念去做好自己手上的工作,并且对整个行业保持着高度的责任感,“有些时候你不考虑后果,做出来的东西各方面都惨败,一塌糊涂,那以后都没有人再敢尝试同一题材。长此以往影视行业的选择范围会越来越小,这就是以艺术的名义把锅砸了”。

在当下的影视行业中,似乎很难有人能把演员、艺人、明星这几个词语做出准确的区分。兰晓龙有时候觉得,对于这个圈子越来越看不懂了,“认识的演员越来越少,明星越来越多”让他一度备感苦恼。在他看来,演员和明星是两个差别非常大的群体,横亘在两者之间的是一个行业的根基和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文化。“我最尊重的是演员,演员就是一种文化,它不是文凭,也不要求你一定是学富五车,而是说你能够用一种态度来把这个东西完整地呈现出来,这就是演员所承载的文化”。兰晓龙承认明星带来的效益,也不反对艺术的市场化,但他更提倡一种契约精神,“这种精神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也存在于人与行业之间。我们要索取,也要相应地支付。我们都需要去试着遵循这样一种规则”。

新闻推荐

东济南历城交警在查处酒驾时却遭遇了一位演技派老司机,坦承自己开车前喝了酒,但就是不肯好好配合呼气检测,任凭交警又是劝说又是示范,只是做出吹气模样,不是用力过大就

酒驾被查,多数酒司机会配合交警执法。可是,近日山东济南历城交警在查处酒驾时却遭遇了一位演技派老司机,坦承自己开车前喝了酒,但就是不肯好好配合呼气检测,任凭交警又是劝说又是示范,只是做出吹气模样...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框眼镜;身材不算高大,和老朋友李晨、张译一见面就开启“拳打脚踢”模式,让工作人员都忍不住调侃“太调皮”。尘封四年的作品《好家伙》终于登陆北京卫视,比起其他主创的)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