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里的人生原理
王蒙
体育,不怎么内行,但是一面看比赛一面联想到人生种种,觉得有点意味。
看举重,多次看到一个运动员第一次举比较轻的那个杠铃,却没有举起来。第二次甚至于第三次还是没有举起来。最后一次机会了,杠铃的分量加了七、八公斤,他或她豁出来了,硬是稳稳地举得端端正正。这是“背水一战”原理、“置之死地而后生”原理,更是“发挥有待挑战”原理。人生不要怕挑战,怕的是不能面对挑战。
看球,每一次赢球似乎都大体能说清楚,包括对方失误送来的分儿,你能看明白。而忽然连输数分,你觉得莫名其妙,毫无道理。因为你对己方的赢球是有准备、有要求,当事者也是有计划的,而对己方的失利,是计划外的开支,是无意求输硬是输:输于不经意间,输于一时恍惚,输于似乎瞬间走了神。这是胜负不平衡原理。
我还有个怪想法,可不可以做任何事都有两套计划,一个是胜利,一个是受挫。
运动员是辛苦的,我更同情教练,教练多半是严肃的、沉重的、忧患的。他或她有时临场叫停,嘱咐两句,运动员的表情不像多么听得进去的样子,但是叫停仍然能起很大的作用,问题不在于面授机宜,而在于改变一下比赛的节奏。问题是人生中应该如何适时叫停呢?这是“尽责、坚持与叫停”原理。
球赛当中,每一个球的成功与不成功,都带有偶然因素,我们还常用“运气球”这个词,令人艳羡却又颇不服气。我试过多少次,只要我一感到比赛的某一方运气真好,风水就轮流转上了,不走运一方的运气就开始来到了。运气的问题,碰巧的机缘,大体是属于数学上所说的概率论范畴,而概率论里讲究一个“大数定理”,就是说只要比赛时间足够长,仅仅靠运气定输赢的机会就非常小。如果你抛一次硬币,其正面或反面朝上的表现都是百分之百,如果一百次一千次呢,肯定是各占百分之五十上下,所以欧美有人说数学是上帝的语言,而我们中华文化的说法,这就叫道法自然,天道有常、天公地道。这是“公平公正”原理。
但是有的运动员在获胜后连连说我很幸运,这也极可爱。这是风度,这是礼貌,这也是“谦虚使人进步”原理。但这同样是事实:你不说,事情也有这一面。这是“运气总会有一些,胜者不必太猖狂”原理。
我特别喜欢看的一个场面是赛时拼得魂灵出窍,赛完双方热烈拥抱,至少是握握手,至少是互相拍一下手。我认为地球的未来要靠这个:竞争关系,同样也应该是友好关系,竞争是友好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不愿意看到赛完了胜方牛得要杀人,败方惨得或气得要自杀的场面。这是“竞争归于友谊”原理。
(摘自《解放日报》2016年8月18日)
新闻推荐
连载之【二十六】《新论语》扫二维码看电子书醒世恒言人生第一步:先做事后做人。严氏释义当今社会做人做事,在众多人眼里大致可分为4类:可敬、可爱、可悲、可恶。可敬的人:做事敢为人先,做人甘为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