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学校 孙茜
小学英语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为其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最终使学生具备初步地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及正确的阅读技巧,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然而目前的小学英语并无明确的英语阅读教学目标,教师对于阅读教学如何开展,有什么策略需要掌握,还有必要进行探索和研究。通过日常英语教学,我认为在小学阶段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符合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认知规律,以年级划分,分别进行拼读、认读、朗读和初步的阅读训练等。
(1)先通读短文,对短文有一个初步总的印象。在通读文章之后,能根据图片或上下文理解短文中的生词,短语,为语言的输出做准备。在掌握课文中的单词、短语、句子之后回到课文,对整篇文章做进一步理解。
(2)听录音看范文,大体理解文章人物、事件和内容,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讲解文章,对文章内容有更详细的认识,再分组或分角色诵读文章,理解文章后,完成课后练习。
(3)最后可以运用文本中的重点词、重点句型设置场景进行说话、写话练习,或结合短文话题及提供的图片开展说写等,让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语言,实现知识的正迁移作用。听、说、读、写是一个有机的互相联系的整体,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听、说、写来提高教学的效果。
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活跃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为达到这个目的,在学生对篇章的结构、内容及融合的知识点有了较好的掌握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整体吸收和运用,引导学生利用篇章所提供的信息进行交际活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复杂过程,切忌操之过急。教师应训练学生从读字母、读单词、读句子入手,从拼读、认读到朗读、阅读,过渡到读故事、读短文,循序渐进,并要与听、说有机结合,才会极大地提高英语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新闻推荐
(上接封2版)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讲修养、讲道德、讲诚信、讲廉耻,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自觉远离低级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