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月俗称“人情月”,加上中秋和国庆“双节合璧”,又到结婚旺季,很多人会莫名其妙地收到“红色炸弹”。但其实,朋友圈里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人参加婚礼,不少人是请柬一封接着一封,就连周末都在赶婚礼的场。隔着电子屏幕一些吃瓜群众可能会送上一个真诚的“赞”,而当自己真正收到电子婚礼请柬时,多数人会悲喜交加地回复“我参加”。
其实关于参加婚礼,“好朋友”和交往密切的“同事”都有了基本的约定——随上份子钱图个热闹,送上祝福由衷地希望对方幸福。最可怕的是介于“熟”和“不熟”之间的普通朋友,可能是不太熟的同事,一年到头都没打过照面;认识没多少天的前同事,等他离职后才知道公司原来有这么一号人;或是失联多年的同学突然挖地三尺找到你让你参加婚礼……收到这类“半熟朋友”的请柬的我们,往往不知道要如何丈量彼此的关系。不去吧,怕自己在别人心中留下不近人情的“案底”。去了吧,在这场婚礼中需要扮演什么角色自己根本无法把控,除了无聊只剩下尴尬。
这边是收请柬的人原地发愁,而那头发请柬的人也不一定好过。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事怎么请?不请吧?这一周的茶水间八卦肯定会有闲话;请吧?平时关系明明很一般,但现在发请柬,人家会不会觉得这是在明目张胆地要份子钱?到头来,收到请柬不想来又很为难?如果不给发,又觉得不给人家面子。
原来在丈量人情面前,我们都有束手无策的时刻,可能是心疼钱的所用之处毫不体现价值最大化,亦或是置身于这个人情社会,大家都变得精明起来。
半熟的朋友
多重的尴尬
被半熟朋友邀请参加婚礼的后果是,整个婚礼变成一个大型尴尬展。
关于礼金:
少了怕寒碜,给多了又不甘
见证朋友结婚当然是件高兴的事儿,但如果我们的关系大约只是“活跃在彼此的朋友圈,最多的互动就是点赞”,或曾经关系还不错后来莫名淡掉有着藕断丝连的情分,我们没有不熟,但也不是很熟。在随份子钱上,给少了怕寒碜,给多了又不甘,所以请告诉我到底要给多大的红包才合适。
关于交通:
风尘仆仆,假装在路上
除了份子钱,参加婚礼还意味着一笔额外的社交支出——车马费。很多都市青年结婚都要回老家置办,可苦了城市里认识的这些小伙伴。近一点的有车的开去还好,不然你基本得有这么一个过程:打车去火车站,坐一两个小时高铁或绿皮,下车转乡村巴士,唱一曲“越过山丘”。
关于现场:
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你不去,显得你对这份人情不在意。你去了,发现满桌的人都不认识。由于不熟,本就与新婚夫妇没有共同的交际圈,和不认识的人坐一桌恨不得两眼泪汪汪宛如诗人附体。眼看别人又是起身寒暄,亲昵合照自拍,又是跟新婚夫妇举杯对饮好不热闹,唯有自己送完份子钱后竟不知道要干吗了。
关于狗粮:
如果你恰好还是个单身狗……
在这个全社会都不关爱单身汪的时候,单身汪还要为恩爱汪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是多么痛的领悟和境界,花钱与找虐齐飞。别人参加婚礼都是成双成对的,而你不过是花钱买了一个教训——婚礼有时比过年去亲戚家串门还要凶险。
半熟婚礼上的
“煎熬”法则
对于婚礼上的“无关人士”来说,参加婚礼最是“煎熬”,而这种“煎熬”,难就难在该如何云淡风轻地掩饰自己的不自在。
微笑脸:
起码告诉别人“我是友好的”
如果你已经在酒席上坐下,不管你是不是还在计算,自己给出的“红包”能否与这份人情等价,自己后期能否全额赚回,总之,婚礼现场还请带上你的友好。不管对谁,大喜的日子还是要显得高兴一点。不当败兴王,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
玩手机:
假装生活忙碌社交丰富
当“社交微恐症”成大家通病,在陌生人社交场合中,掩饰自己不自在的道具主要靠手机,这样一旦聊天冷场或者根本没人搭理你,起码还能拿出手机装作被需要的样子。靠着在开屏刷屏锁屏之间来回切换的时间,将自己打造成一副沉浸事业的样子,演技满分。
神游:
逃避尴尬的世外桃源
人生最悲伤的事,莫过于参加半熟不熟朋友的婚礼,还被分在一桌都不认识的人这里,和不认识的人坐一桌,手机还被刷到没电,婚礼却还没正式开始!如何熬过由普通话不标准的司仪、老派的证婚人、到处乱跑的熊孩子构成的漫长时光?这时,只好开开脑洞,在脑海里演完一部45集年度戏,婚礼也差不多结束了。
宴请人:真不是为了那点份子钱
讲述人:双子·夏
对于半熟的朋友,其实我们也很纠结,不请怕他知道了心里不爽,请的话也觉得有点强拉关系,怕别人说我们就为了那点份子钱。有时候,人情关系就好比一场拉锯战争,但不是为了你争我抢,在乎输赢,而是为了找个双方的平衡点,平息战争。有时是别人请过你,必须要还别人的人情,大家都处在同一个圈子,难免会碰面。但如果只请某一个就显得小肚鸡肠,还会多出一些不必要的弊端,便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都请了。不小心漏掉一个,都有可能“招黑”,一场简单的婚礼都会牵扯出一堆让人头疼的人情世故,大家都不容易。
受邀人:人情社会的外壳下情分有多少?
讲述人:甜豆包
孩子考学、朋友结婚、老人生辰……各式各样的礼金、份子钱五花八门。在中国这个人情关系复杂而又被看重的地方,人们虽然早已厌倦了被束缚在强制性的礼节中,却没能力去改变,只能被奴役在病态的人情关系里。现在,人情的多少早已与金钱划等号,他们并不关心你能不能到场,真正在乎的是你的钱有没有送到位。说是人情社会,但最后,人们算计的不过是金钱的多少罢了。你的情有多重,请用金钱来告诉我。
半生不熟下的
小心机
即便有“礼到人不到”的习俗,为什么还是有半熟朋友会选择参加婚礼?
寻找爱情:也许是被很多“我和他是在朋友婚礼上认识的”这种罗曼蒂克的故事所蒙骗,单身狗心里总有那么一丝小期待,比起一味地原地等待,抓住这个机会去寻找一下爱情,说不定就成了呢。可能是单身太久了,想改变原有的一成不变的状态吧,反正想着,去去也没多大的损失。
假装忙碌:给自己一个忙碌的借口,拒绝承认“我是个生活很无趣的人”。再说了,至少可以在自己的朋友圈假装行程满满。别人问起来的时候,也多了一个话题的谈资,而不是总傻傻地听着别人侃侃而谈。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忙碌”一点儿总归是好的。
出于礼貌:“人家叫了我怎么好意思不去”“原来我在他心中还是有点儿分量”,有时候会本着这种心理高看了你们的友谊,将自己定位在比普通朋友更重要一点的位置,想想那怎么能缺席?
人情消费小数据
你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人情世故,哪个地儿都一样。
红包行情大涨
如今坊间礼尚往来,红包一般是人均500—1000元,至于关系更为亲密的,红包也会水涨船高。网络有一项挖财大数据也证实了这个说法。仅国庆黄金周期间,全国几大主要城市婚礼红包金额排名就显示,上海以人均1053元高居“土豪榜”首位,杭州、北京、南京紧随其后,人均在900元以上。
外国人也没好到哪里去
现在美国人参加一个婚礼平均要花673美元,这个数字年年攀升,自2013年以来已经增加了21%。有媒体于2013年针对婚礼红包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收到结婚请柬后有近四分之三的人第一反应是“又要准备份子钱了啊”,而真心羡慕朋友的只有不到一成的人。
别太在意
你们只是半熟
其实有时候我们把自己想得太重要了,在“去与不去”的路口纠结半天,或许别人只是随口一说,在真正结婚忙起来时根本不会顾及到所有人,除了亲朋好友,他们对于半熟朋友其实并不是太在意。甚至有人提前准备好了红包,结果并没有收到婚宴邀请。其实,对于半熟朋友,祝福就是最好的心愿,没有必要让自己太过纠结。
新闻推荐
菲律宾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7日下令取消与美国方面的一笔军火交易。他当天在总统府签署有关扩大菲南部自治的行政命令时表示,已经要求菲警方取消从美国“西格绍尔公司”购买大约2.6万支突击步枪...